九文 [ jiǔ wén ]
古代天子礼服上的九种图案。《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九文谓山、龙、华、虫、…
瀛台 [ yíng tái ]
(一)、即瀛洲。(二)、台名。在北京清故宫西苑太液池(即今中南海)中,也名南台,趯台。三面临水,中有勤政涵光香扆三殿…
了语 [ le yǔ ]
尽头话,属于一种机智的戏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 ( 玄 )与 殷荆州 ( 仲堪 )语…
白马清流 [ bái mǎ qīng liú ]
《旧五代史·梁书·李振传》:“天祐中,唐宰相柳璨希太祖旨,譖杀大臣裴枢、陆扆等七人於滑州白马驛。时振自以咸通、乾符中…
挈领 [ qiè lǐng ]
(一)、提起衣领。多比喻抓住要点。语本《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詘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
镜伏 [ jìng fú ]
犹言蒙受恩光。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重让尚书敦劝表》:“復遣尚书臣 岱 、兼侍中臣 奂 等奉宣慈灵,重赐勉诲。镜伏…
共兜 [ gòng dōu ]
亦作“ 共吺 ”。 共工 和 驩兜 的合称。泛指凶逆之臣。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旒。赫然…
牧羣 [ mù qún ]
(一)、成群的牲畜。词语出处成群的牲畜。《诗·大雅·公刘》“乃造其曹,执豕于牢”汉 郑玄 笺:“公刘 既登堂,负扆而…
帝车 [ dì chē ]
(1).即北斗星。《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出征东南》诗:“帝车信廻…
休气 [ xiū qì ]
祥瑞之气。汉 班固《白虎通·封禅》:“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唐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荣光休气纷五彩,…
影钞 [ yǐng chāo ]
谓摹写旧时刻本、写本,点画、行款悉依原式。 叶德辉 《书林清话·宋元刻本历朝之贵贱》:“ 宋 元 刻本,在 明 时尚…
秉圭 [ bǐng guī ]
亦作“ 秉珪 ”。手执玉圭。《书·金縢》:“为坛於南方北面, 周公 立焉。植璧秉珪,乃告 大王 、 王季 、 文王 …
挂壁 [ guà bì ]
挂于壁上。比喻搁置不用。《北齐书·文苑传·樊逊》:“詔书挂壁,有善而莫遵;姦吏到门,无求而不可。”唐 刘知几《史通·…
鹑笼 [ chún lóng ]
关养鹑鸟的笼子。《楚辞·严忌<哀时命>》:“为凤凰作鶉笼兮,虽翕翅其不容。” 王逸 注:“为凤凰作栖以鶉鴳之笼,虽翕…
喉脣 [ hóu chún ]
喻指宫廷中与帝王亲近的重要职位。 汉 孔融 《卫尉张俭碑铭》:“圣主克爱,命作喉脣。”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
吟社 [ yín shè ]
诗社。 唐 高骈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诗:“好与 高阳 结吟社,况无名跡达珠旒。” 元 方回 《送师好古归…
小球 [ xiǎo qiú ]
(1).小玉。《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 毛 传:“球,玉。” 郑玄 笺:“受小玉,谓尺二寸圭…
纁裳 [ xūn cháng ]
浅绛色之裳。《礼记·礼器》:“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诗·周颂·丝衣》“丝衣其紑”…
玄旗 [ xuán qí ]
浅黑色的旗。《六韬·必出》:“将士人持玄旗。”《国语·吴语》:“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
注想 [ zhù xiǎng ]
注望思念。唐文宗《上巳日赐裴度》诗:“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唐 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輟食再思,…
春关 [ chūn guān ]
唐 宋 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唐 姚合《酬卢汀谏议》诗:“遥贺来年二三月,綵衣先辈过春…
籉笠 [ tái lì ]
指蓑衣和笠帽。《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连阴盛农节,籉笠聚东菑。” 李善 注:“《毛诗》曰:‘彼都人士…
云旓 [ yún shāo ]
亦作“ 云梢 ”。绘有云彩的旌旗。《汉书·扬雄传上》:“扬左纛,被云梢。”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云梢,梢云也…
熏炉 [ xūn lú ]
亦作“燻炉”。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悲夫》:“御燻炉兮长不暖,对巵酒兮忧恒满。” 唐 张曙 …
雀籙 [ què lù ]
亦作“雀录”。1.传说中赤雀所衔丹书。《史记·周本纪》 唐 司马贞 述赞:“ 后稷 居 邰 , 太王 作 周 ,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