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刑 [ shì xíng ]
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包括宪罚(以文书公布罪状)、徇罚(周行示众)、扑罚(鞭打)三种。《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
假息 [ jiǎ xī ]
(一)、苟延残喘。(二)、暂时休息。
不恌 [ bù tiāo ]
同“不佻”。不苟且轻薄。恌,同“佻”。
委亵 [ wěi xiè ]
犹亵渎。《明史·周镳传》:“自今锻鍊臣子,委褻天言,祗徇中贵之心,臣不知何所极也。”
遒铎 [ qiú duó ]
语出《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孔 传:“木鐸,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后以“遒鐸”喻警世。
徇铺 [ xùn pù ]
巡查街市里巷。宋 文天祥《出巷难》诗:“不时徇铺路纵横,小队戎衣自出城。”
苟安 [ gǒu ān ]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视息 [ shì xī ]
仅存视觉、呼吸等。谓苟全活命。
谊士 [ yì shì ]
义士。恪守大义、笃行不苟的人。
日偷 [ rì tōu ]
日渐苟且怠惰或者日益衰弱。
苟进 [ gǒu jìn ]
苟且进取,以求禄位。《楚辞·贾谊<惜誓>》:“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王逸 注:“言士有偷合於世,苟欲进取…
徇世 [ xùn shì ]
随顺世俗。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故百家所摭,若晓而昧,又搢绅之儒,不谓雅训,遂令徇世而不深於道者,仗史籍而…
谨独 [ jǐn dú ]
犹慎独。谓在独处时谨慎不苟。
苟或 [ gǒu huò ]
假如;如果。《左传·昭公元年》:“苟或知之,虽忧何害?” 汉 贾谊 《新书·匈奴》:“苟或非天子民,尚岂天子也?” …
苟且行止 [ gǒu qiě xíng zhǐ ]
苟且:不正当的。指不正当的行为
慎独精神 [ shèn dú jīng shén ]
在孤独中谨慎不苟的自律精神。
忍耻偷生 [ rěn chǐ tōu shēng ]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徼恩 [ jiǎo ēn ]
求取恩宠。 唐 元稹 《钱货议状》:“又何必授之重柄,假之利权,徇彼之徼恩,成我之怨府哉!”
鰕笼 [ xiā lóng ]
渔具。专门用作捕虾的小型竹苟。
言笑 [ yán xiào ]
说和笑;谈笑:不苟言笑。言笑自若。
畏难苟安 [ wèi nán gǒu ān ]
害怕困难,苟且偷安。《老残游记》第八回:“只此一聲,人人精神震動,不但人行脚下覺得輕了許多,即驢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苟安…
绝不姑息 [ jué bù gū xī ]
决不苟且求安,无原则地宽恕别人。
严气正性 [ yán qì zhèng xìng ]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矜独 [ jīn dú ]
犹慎独。谓个人独处时,尤须谨慎不苟。
赧颜 [ nǎn yán ]
因害羞而脸红:赧颜苟活。赧颜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