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檀 [ tán tán ]
舒坦闲适貌;舒展貌。《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挥鞭再骋堂堂貌,敲鐙重夸檀檀身。” 蒋礼鸿 通释:“‘檀檀’应读为…
厓谷 [ yá gǔ ]
(一)、山谷。(二)、犹鸿沟。比喻隔阂。
玉狗 [ yù gǒu ]
神话中守天门的狗。 唐 李贺 《绿章封事》诗:“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王琦 汇解:“鸿龙、玉狗,守天门…
诏征 [ zhào zhēng ]
皇帝下令征召。《后汉书·丁鸿传》:“永平 十年詔徵,鸿 至即召见。”唐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又欲面言事,上…
鸿鶱凤立 [ hóng xiān fèng lì ]
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鸿鶱凤逝 [ hóng xiān fèng shì ]
鸿鹄高飞,凤凰远逝。比喻毅然远行。
未元 [ wèi yuán ]
未始。旧指天地未辟的鸿蒙状态。
指爪 [ zhǐ zhǎo ]
(一)、指甲。(二)、趾甲;爪子。(三)、喻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
鸿鑪 [ hóng lú ]
(一)、大火炉。唐 陈子良《<辩正论注>序》:“状鸿炉之焚纎羽,犹炎景之鑠轻冰。”唐 王起《悬土炭赋》:“向若鸿鑪长…
筮辞 [ shì cí ]
筮辞为卦辞和爻辞的总称。
瑰词 [ guī cí ]
亦作“瑰辞”。亦作“瓌辞”。瑰丽的文辞。
鸿篇钜制 [ hóng piān jù zhì ]
鸿篇钜制(鴻篇鉅製) (1).杰作。敬称他人的作品。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魏太和铜熨斗熨人款识》:“观察所徵鸿篇鉅…
开辟鸿蒙 [ kāi pì hóng méng ]
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也作鸿蒙,因此把那个时代…
攀鸿 [ pān hóng ]
喻志向远大。语本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闻 汉 相…
鸿烈 [ hóng liè ]
(一)、大功业。(二)、大明。用作书名。今所传《淮南子》别称《鸿烈解》,又省称《鸿烈》。(三)、《淮南子》主道家学说…
鸿庇 [ hóng bì ]
亦作“鸿芘”。敬称尊长的庇护关怀。
诏徵 [ zhào zhǐ ]
皇帝下令征召。《后汉书·丁鸿传》:“永平 十年詔徵,鸿 至即召见。”唐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又欲面言事,上…
逸禽 [ yì qín ]
(一)、指鸿雁、野鸭等。(二)、指逃逸之鸟。
虚辞 [ xū cí ]
虚夸不实的言辞或文辞:空言虚辞。虚辞滥调。也作虚词。
便鸿 [ biàn hóng ]
托人便中带的书信。鸿,借指书信。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慰夏孤》:“所赖仁兄引道,準拟观花,聊附便鸿之笺,惭无拜使…
鸿均 [ hóng jūn ]
太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 李善 注:“ 孔安国 《尚书传》曰:洪,大也。鸿与洪…
秋鸿 [ qiū hóng ]
(1).秋日的鸿雁。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 南朝 梁 沉约 《愍衰草赋》:“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 唐 李益 《…
鸿明 [ hóng míng ]
(一)、昌盛清明。《汉书·礼乐志》:“皇皇鸿明,荡侯休德,嘉承天和,伊乐厥福。”唐 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诚宜玉…
鸿熙 [ hóng xī ]
(一)、极其清明兴盛。元 王恽《入奏行美圣政而重民急也》诗:“因思治道责有归,未洽鸿熙臣下病。”(二)、鸿禧,大吉。…
不辞而別 [ bù cí ér bié ]
辞,告辞。别,离别。指没有告辞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