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度 [ yìng dù ]
(一)、合乎日月星辰的行度。(二)、合乎节奏。(三)、合乎法度。
绮节 [ qǐ jié ]
七夕之别称。南朝 梁武帝《七夕》诗:“妙会非綺节,佳期乃良年。”明 夏完淳《秋怀》诗之五:“佳期非綺节,妙会乃凉夕。…
管锥 [ guǎn zhuī ]
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管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
耶诞夜 [ yē dàn yè ]
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耶诞节的前一天晚上。也作「平安夜」。
灰火 [ huī huǒ ]
(一)、火灰,物体燃烧后的余烬。(二)、葭灰与燧火。指岁月、节候。
蟠桃会 [ pán táo huì ]
(一)、见“蟠桃胜会”。(二)、旧时正月十六日民间祭祀西王母的节日。各地习俗不同,有的为三月三日。
中和节 [ zhōng hé jié ]
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
傀儡节 [ guī lěi jiē ]
日本以三月三日为傀儡节,又名桃花节,日语谓之雏祭。凡家中有女孩者,是日必饰傀儡供糕饼而祭之。
萝莉节 [ luó lì jié ]
萝莉节是指每年的10月11日,这一天是所有萝莉、伪萝莉和萝莉控的节日。萝莉的英文是“Loli&rdquo…
阉九 [ yān jiǔ ]
北京 旧俗以正月十九日为祭祀 元 道教全真教主 长春真人 丘处机 的节日。此日为 丘 之生日。又称燕九节。
皇历 [ huáng li ]
也作黄历。历书的旧称。是排列月、日、干支、节气等供查考的书。
五日 [ wǔ rì ]
(一)、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二)、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烧灯节 [ shāo dēng jié ]
指元宵节。旧俗于正月十五晚张灯结彩,供人通宵观赏,故称。 宋 刘辰翁 《忆秦娥》词:“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
元夕 [ yuán xī ]
旧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是夜称元夕,与“元夜”、“元宵”同。
记者节 [ jì zhě jié ]
记者节,有些国家又称新闻节、出版节,各国的记者节不同。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
节仪 [ jié yí ]
节日礼物。宋 吴自牧《梦粱录·十一月冬至》:“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餽送节仪,及举盃相庆,祭享宗禋。”《初刻拍案惊奇…
龙抬头节 [ lóng tái tóu jié ]
龙抬头节,也叫春龙节、春花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
禊节 [ xì jié ]
指上巳节。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赐饮初逢禊节佳, 昆池 新涨碧无涯,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教师节 [ jiào shī jié ]
为表示对教师的尊重而由国家规定的节日。1985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灯夕 [ dēng xī ]
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
数字节 [ shù zì jié ]
数字节 - 概述 8月18日取数字谐音为“八卦节”,10月11日取数字象形为“loli节”……过惯了传统节日,如果突…
龙抬头 [ lóng tái tóu ]
农历二月二日。古中和节。传说此日安眠了一冬的龙抬起头来。
驰年 [ chí nián ]
指流逝的岁月。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霜降 [ shuāng jiàng ]
节气名。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中国黄河流域出现初霜。
法定节假日 [ fǎ dìng jié jià rì ]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
【词语拼音】yuè jié
【词语解释】(一)、指旧历一个月。因月相变化的节律为农历一个月。《太平御览》卷四引《范子计然》:“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间,一与日合,取日之度,以为月节。”《参同契》卷下:“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月节有五六乃三十日也,昼夜各一卦乃六十卦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西曲歌下》有《月节折杨柳歌》一月一歌,共十二歌,叙一年十二月的月令。
(二)、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昬参中,旦尾中”唐 孔颖达 疏:“计正月昬参中,依《三统厤》在立春之后六日,参星初度昬得中也,但二十八宿,其星体有广狭相去远近,或月节月中之日,昬明之时,前星以过於午,后星未至正南。又星有明暗,见有早晚,明者昬早见而旦晚没,暗者则昬晚见而旦早没,所以昬明之星,不可正依厤法,但举大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