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 [ bǎn huà ]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麻胶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周文矩 [ zhōu wén jǔ ]
五代南唐画家。句容(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时为翰林待诏。擅作人物画,尤精仕女,风格与唐代周feb4相近而更为纤细…
雕画 [ diāo huà ]
(一)、刻镂绘画。(二)、引申为文饰。(三)、彫畫:雕刻绘饰。《三国志·魏志·贾诩传》“﹝贾詡﹞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
踏毬戏 [ tà qiú xì ]
亦作“蹋毬戏”。古代杂技戏名。表演者踩蹬彩画大木球,使之来回走动,与今杂技节目“踩大球”相似。
雕刻 [ diāo kè ]
(一)、在木、石、玉、金属、象牙等材料上雕琢或刻画出形象或图案。(二)、雕刻而成的艺术品。(三)、指雕塑。
画材 [ huà cái ]
作画的题材。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死》:“算起来,她用‘死’来做画材的时候,是一九一○年顷;这时她不过四十三四岁。”…
墨斗 [ mò dǒu ]
木工画直线的工具。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八:“又闻墨斗谜云:‘我有一张琴,一弦藏在腹,莫笑墨如鸦,正尽人间曲。…
夏山过雨图 [ xià shān guò yǔ tú ]
中国画。清代龚贤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夏日山雨初霁,群峦如洗,浓翠欲滴的景色,用墨以层层积染为长,有润泽淋漓之效…
住持三宝 [ zhù chí sān bǎo ]
佛─六种三宝之一,久住于世,保持佛法之三宝也。即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经典,法宝也;得戒之比丘,僧宝也。
圆山四条派 [ yuán shān sì tiáo pài ]
日本绘画中圆山派和四条派的合称。活跃于18~19世纪,延续200年,产生的画家很多,对近代日本画产生深刻的影响。 圆…
画画 [ huà huà ]
绘画,是指用笔、板刷、刀、墨、颜料等工具材料,在纸、纺织物、木板、墙壁等平面(二度空间)上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
水印 [ shuǐ yìn ]
纸张在对着光线时所见的标记指我国传统的用木刻印刷绘画作品的方法。调和颜料用水,不用油质,跟一般彩印法不同,所以特称为…
青卞隐居图 [ qīng biàn yǐn jū tú ]
中国画。元代王蒙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为浙江吴兴(今湖州)卞山从山麓至山顶的全景,风壑幽深,云崖清峻,林木苍郁,涧…
踏球戏 [ tà qiú xì ]
同“踏毬戏”。亦作“蹋毬戏”。古代杂技戏名。表演者踩蹬彩画大木球,使之来回走动,与今杂技节目“踩大球”相似。
俱缘果 [ jù yuán guǒ ]
果物名。梵名mātulunga译作枸橼花。谓微布罗迦果、子满果也。柠檬的一种。似木瓜。准提观音手持者。《不空译准提陀…
纸版画 [ zhǐ bǎn huà ]
拼音:zhǐ bǎn huà 纸版画的种类 按其制作方法与版面构成分为三种; 一 剪贴纸版画 用稍厚的…
屈子行吟图 [ qū zǐ xíng yín tú ]
木刻版画。明末清初陈洪绶作。为作者青年时所绘《九歌图》之一。画面上屈原高冠广袖,身佩长剑,踽踽独行,吟歌于泽畔,形容…
木版水印 [ mù bǎn shuǐ yìn ]
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
打洼儿 [ dǎ wā ér ]
拼音:dǎ wā ér 解释:明清家具工艺术语。家具线脚起阳线而又在其正中做出凹画的,北京木工叫&ld…
画影 [ huà yǐng ]
(1).见“ 画影图形 ”。(2).画像。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祭祀用尸,其义精深,尸不能行也,而易以木主之…
魔魇 [ mó yǎn ]
犹魇昧。《水浒后传》第三一回:“我有个魔魘法:结下一个法坛,画了八卦,中间太极圈儿用一木人,长六寸三分,取本人年甲安…
画地为狱 [ huà dì wéi yù ]
画地为狱(畫地爲獄) 同“ 画地为牢 ”。 《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早春图 [ zǎo chūn tú ]
中国画。宋代郭熙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是早春山景,峰势略呈“山”字形分布,其间树木枝如蟹爪,夭矫有生气;下方左、右…
铃木春信 [ líng mù chūn xìn ]
日本浮世绘画家。致力于锦绘(即彩色木版画)创作,多描绘茶女、歌舞伎等。受中国明清拱花印法影响,拓印时压出浮雕式的印痕…
库木吐喇千佛洞 [ kù mù tǔ lǎ qiān fó dòng ]
又称“库木土拉石窟”。在新疆库车县城西南。开凿于公元3世纪,洞窟内壁画最早属于南北朝。现存七十二窟,窟内塑像全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