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帖 [ yán tiē ]
指 唐 书法家 颜真卿 的法帖。
顔帖 [ yán tiē ]
指 唐 书法家 颜真卿 的法帖。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跋自书·临颜平原诰书后》:“颁誥之时,王 程 於迈,不获从 …
蚕头鷰尾 [ cán tóu yàn wěi ]
本指颜真卿书法的独特风格。后一般以“蚕头鷰尾”指不善于临习颜体碑帖所产生的病笔。宋米芾《海岳名言》:“又真蹟皆无蚕头…
潭帖 [ tán tiē ]
亦称“长沙帖”。汇刻丛帖。 北宋 庆历 间 刘沆 帅 潭州 (今 湖南省 长沙市 )时,命僧 希白 摹刻。计十卷。以…
素支 [ sù zhī ]
箭靶名。《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经玄蹄而雹散,歷素支而冰裂。” 李善 注:“玄蹄,马蹄也;素支,月支也。皆射…
伯颜帖木儿 [ bó yán tiē mù ér ]
争坐位帖 [ zhēng zuò wèi tiè ]
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右仆射郭英乂的行书稿。内容为抗议其畏惧权势,扰乱百官席次。笔势遒劲率意,字相连属,…
顔法 [ yán fǎ ]
指 唐 颜真卿 的书写技法。明 李日华《李君实评帖》:“余为詮注曰:‘勒字,颜 法也。’”清 安歧《墨缘汇观录》卷二…
顔书 [ yán shū ]
唐 颜真卿 的书体。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颜 书虽庄重而痴肥,无復俊宕之致。”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跋自…
寄柬 [ jì jiǎn ]
递送柬帖。《七侠五义》第三八回:“ 颜生 无奈,只得説道:‘此事皆是愚兄之过。’便将 绣红 寄柬之事説了。”
顔公粥 [ yán gōng zhōu ]
唐 颜真卿《与李太保帖》:“拙於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祗益忧煎。”后因以“颜公粥”指贫穷者的饭食。宋 …
真鼎 [ zhēn dǐng ]
真品,真物。 清 沉初 《西清笔记》卷二:“ 颜鲁公 自书告身有两本,今并刊於《三希堂帖》中,究未知孰为真鼎。”
柳公權 [ liǔ gōng quán ]
人名。(公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南)人。唐代书法家。元和进士,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工…
颜公粥 [ yán gōng zhōu ]
唐 颜真卿《与李太保帖》:“拙於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祗益忧煎。”后因以“颜公粥”指贫穷者的饭食。宋 …
简帖 [ jiǎn tiè ]
◎ 简帖,简帖儿 jiǎntiě,jiǎntiěr书信简帖往来
六帖 [ liù tiē ]
唐 科举考试,进士、明经科都有帖经试。凡十帖,中六帖即可通过帖经考试,故称“六帖”。参阅《通典·选举三》、宋 程大昌…
伏伏贴贴 [ fú fú tiē tiē ]
见“伏伏帖帖”。
玄蹄 [ xuán tí ]
射帖名。射帖,箭靶子。
堂帖 [ táng tiē ]
堂帖亦称“堂帖子”。
服帖 [ fú tiē ]
(一)、驯服;顺从:他能使劣马变得服帖。也作伏帖。(二)、妥当;平妥:事情都弄得服服帖帖。
利州帖 [ lì zhōu tiē ]
法帖名。即《临江帖》。
模帖 [ mó tiē ]
亦作“橅帖”。照帖摹写。
签帖 [ qiān tiē ]
犹名帖。标有姓名的帖子。
狸骨帖 [ lí gǔ tiē ]
(一)、晋朝书法家王羲之所书法帖名。(二)、貍骨帖:古帖名。
府帖 [ fǔ tiè ]
即军帖。 唐 代实行府兵制,故称军帖为府帖。后世因之。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明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