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天 [ qióng tiān ]
(一)、谓季冬时节。(二)、终天;毕生。(三)、高入天际。
元冬 [ yuán dōng ]
即玄冬。冬天。
冬事 [ dōng shì ]
冬季的大事。古指冬祭、处决犯人等。《穀梁传·桓公八年》:“烝,冬事也。”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冯行可》:“冯行可 字…
蛰伏 [ zhé fú ]
(一)、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二)、借指蛰居。
虋冬 [ mén dōng ]
即天门冬和麦门冬。
冬年节 [ dōng nián jié ]
指冬至。明 叶盛《水东日记·京都贺节礼》:“初,京都最重冬年节贺礼。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家置一册,题名满幅。己…
寒竹 [ hán zhú ]
(一)、即竹。因其经冬不凋,故称。(二)、指竹制管乐器。
冬贮 [ dōng zhù ]
冬季贮存:冬贮大白菜。
温凊 [ wēn qìng ]
(一)、冬温夏凊的省称。冬天温被使暖,夏天扇席使凉。侍奉父母之礼。(二)、犹寒暖。借指生活起居。(三)、犹言温存体贴…
过冬 [ guò dōng ]
度过冬天:穿件薄毛衣过得了冬吗?。大雁每年都来这儿过冬。
寒冬腊月 [ hán dōng là yuè ]
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冬泳 [ dōng yǒng ]
冬季在江河湖海里游泳:冬泳比赛。不畏严寒,坚持冬泳。
寒声 [ hán shēng ]
(一)、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二)、凄凉的声音。
冬住 [ dōng zhù ]
“冬除”,冬至节的前一天。
晚翠 [ wǎn cuì ]
(一)、谓植物经冬而苍翠不变。(二)、日暮时苍翠的景色。
四辟 [ sì pì ]
(一)、见“四辟”。(二)、亦作“四闢”。四方开通。一说指春夏秋冬。
残冬腊月 [ cán dōng là yuè ]
到了冬季的最后阶段,即一年将结束的农历十二月
丁亥 [ dīng hài ]
(一)、六十甲子的第二十四位。(二)、乾隆丁亥(公元1767年)冬。--清.袁枚《祭妹文》
贞劲 [ zhēn jìn ]
(一)、坚贞刚劲。(二)、指竹子。竹子经冬不凋,枝干劲挺,故称。
冬储 [ dōng chǔ ]
冬季储存:做好冬储饲草工作。
迎冬 [ yíng dōng ]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冬与五方之北、五色之黑相配,故于立冬日,天子率百官出北郊祭 黑帝 ,迎接冬日到来。《礼记…
二不棱登 [ èr bù léng dēng ]
亦作“二不隆冬”。方言。傻里傻气。《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惟独一个二不稜登的妇人,制伏得你狗鬼听提,先意承志,百顺…
九冬 [ jiǔ dōng ]
指冬季。冬季共九十日,故名。
顶风冒雪 [ dǐng fēng mào xuě ]
形容旅途艰苦辛劳。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那年冬天,我顶风冒雪,赶着我一条老牛拉一挂破车,到山里拉一冬木头。…
越冬 [ yuè dōng ]
过冬(多指植物、昆虫、病菌):越冬作物。有些昆虫潜伏在土内越冬。每年有几十万只候鸟飞往鄱阳湖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