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具 [ shòu jù ]
佛教语。“受具足戒”或“受具戒”的略语。具足戒,指比丘所受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所受之五百戒。
累诫不戒 [ léi jiè bù jiè ]
诫:告诫;戒:戒备,戒除。指多次受到警告和批评仍不改正。
遮戒 [ zhē jiè ]
在没有信仰佛教,没有归依佛门受戒前,犯了不犯戒,而归依佛门受戒后,犯了才犯戒,这就是遮戒。比喻不饮酒戒,在没有受戒前…
宁丁 [ níng dīng ]
孤独貌。《魏书·张彝传》:“改牧 秦 蕃,违离闕下,继以谴疾相缠,寧丁八岁。”
杀人诛心 [ shā rén zhū xīn ]
意即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不如揭露、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
戒警 [ jiè jǐng ]
亦作“戒儆”。警戒。
惩警 [ chéng jǐng ]
(一)、亦作“惩儆”。儆戒,鉴戒。(二)、惩罚之以示警戒。
戒备 [ jiè bèi ]
(一)、警戒防备:戒备森严。(二)、对人有戒心而加以防备:你对他应有所戒备。
交儆 [ jiāo jǐng ]
儆戒;交相儆戒。
戒毒 [ jiè dú ]
戒除毒瘾:戒毒所。
具足众戒 [ jù zú zhòng jiè ]
佛家语。与「具足戒」同。言具足戒者,戒有多种故也。
先戒 [ xiān jiè ]
(1).预先戒备。《吴子·料敌》:“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2).开路警戒。《楚辞·离骚》:“鸞皇为余先戒兮,雷师…
咨询业 [ zī xún yè ]
说,君谴使臣,要使臣悉心察访民间疾苦以告天下。
实施戒严 [ shí shī jiè yán ]
实行戒严的具体做法,包括:发布戒严令和实施戒严。
八支斋 [ bā zhī zhāi ]
八戒实有八戒与斋法之九支。
勑戒 [ chì jiè ]
亦作“勑诫”。告戒,训戒。
警防 [ jǐng fáng ]
警戒防卫;警戒防备。
戒约 [ jiè yuē ]
(一)、如戒约束。(二)、戒律。
儆惕 [ jǐng tì ]
(一)、戒惧。(二)、指使戒惧。
戒乘缓急 [ jiè chéng huǎn jí ]
是佛教术语,戒,即戒律。
熏戒 [ xūn jiè ]
(一)、同“薰戒”。(二)、焚香斋戒。
戒奢宁俭 [ jiè shē níng jiǎn ]
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戒取 [ jiè qǔ ]
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
牦缨 [ máo yīng ]
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
想尔九戒 [ xiǎng ěr jiǔ jiè ]
即“老君想尔戒”,又称“道德尊经想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