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敕 [ gào chì ]
即告身。朝廷授官的文凭。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元昊 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纳旌节、告敕。” 宋…
空名宣头 [ kōng míng xuān tóu ]
同“空名告身”。《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鑑之行,帝付以空名宣头及廷臣数人。”
讨绝单 [ tǎo jué dān ]
索要绝单。谓非法杀害犯人。絶单,狱吏向主管州县官报告在押犯人身死气绝的单子。
周身具 [ zhōu shēn jù ]
指棺椁。 唐 李绰 《尚书故实》:“主父死三日,方贫,未办周身之具。” 宋 陈翥 《桐谱·记志》:“吾今四十,以傒我…
敕牒 [ chì dié ]
(一)、诏书的一种。《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七曰…
话信 [ huà xìn ]
口信。 杨朔 《家乡》:“他用脚跟蹬着地,身子直往后挣,又哀告着要回家一趟,给老娘留个话信。”
纠告 [ jiū gào ]
检举告发。《后汉书·桓谭传》:“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若非身力所得,皆以臧畀告者。”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 …
仰祷 [ yǎng dǎo ]
仰天祷告也。《北史·崔浩传》:「父浩疾笃,乃剪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命,求以身代。」
官告 [ guān gào ]
即告身。古代官吏的委任状。唐 白居易《与高固诏》:“表朕念功之心,仍赐卿官告,卿宜即赴闕庭。”《旧唐书·宪宗纪下》:…
人事诉讼 [ rén shì sù sòng ]
法律名词。关于个人身分即能力之诉讼也。如婚姻、亲子关系、禁治产、宣告死亡等事件之诉讼是。
真鼎 [ zhēn dǐng ]
真品,真物。 清 沉初 《西清笔记》卷二:“ 颜鲁公 自书告身有两本,今并刊於《三希堂帖》中,究未知孰为真鼎。”
肉告示 [ ròu gào shì ]
方言。谓到处宣扬,犹言活布告。沙汀《替身》:“你赶紧去热点饭吃!吃了好去借枪,找人,今天晚上就动手……不过,我给你说…
寄谢 [ jì xiè ]
(1).传告,告知。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艰阻。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宋 陆游 《…
牀寝 [ chuáng qǐn ]
睡觉用的床。汉 王粲《从军诗》之三:“迴身赴牀寝,此愁当告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婢子无耻,玷人牀寝。…
附体 [ fù tǐ ]
神鬼魂魄或其他东西附着身上。《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吴使又将关公显圣附体,骂孙权追吕蒙之事告操。」
告送 [ gào song ]
告诉;告知:这事儿我没告送她。也作告诵。
身非木石 [ shēn fēi mù shí ]
shēn fēi mù shí 身非木石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
刑事拘留 [ xíng shì jū liú ]
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依法暂时限制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简称刑拘。
警戒色 [ jǐng jiè sè ]
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能起警告敌害,保护自身的作用。如毒蛾幼虫的色彩。
忠告 [ zhōng gào ]
(一)、诚恳地劝告:一再忠告。(二)、忠告的话:接受忠告。给你一个忠告。
告讼 [ gào sòng ]
(一)、告诉,告知。(二)、告状。
布告 [ bù gào ]
(一)、(机关、团体)张贴出来告知群众的文件:出布告。张贴布告。(二)、用张贴布告的方式告知(事项):特此布告。布告…
正告 [ zhèng gào ]
严正地警告或告诉正告天下
张贴 [ zhāng tiē ]
贴(布告、广告、标语等):张贴告示。
祝告 [ zhù gào ]
祝祷;祷告:焚香祝告。祝告上天。
【词语拼音】gào shēn
【词语解释】古代授官的文凭。《北齐书·傅伏传》:“周 克 并州,遣 韦孝宽 与其子 世宽 来招 伏 ……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唐 元稹《为萧相谢告身状》:“右,中使某乙至,奉宣进止,赐臣某官告身一通。”《朱子语类》卷一二七:“方围闭时,降空名告身千餘道,令其便宜补授。”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乃如告身非誥勅,即今文凭类也。”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