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步 [ jú bù ]
谓极短的距离。《宋书·索虏传》:“駘駟安局步,騏驥志千里。”跼步:小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於是…
日仄 [ rì zè ]
同“日昃”。《汉书·萧望之传》:“兴 周 召 之遗业,亲日仄之兼听。”《汉书·薛宣传》:“陛下至德仁厚,哀閔元元,躬…
柳梢青 [ liǔ shāo qīng ]
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一为前段六句,后段五句,各三平韵。一为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两仄韵。…
仄入格 [ zè rù gé ]
诗之变格。格律八句,第一字均为仄声。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八句仄入格。」
浮切 [ fú qiē ]
浮声与切响。即声音的平仄。
攒仄 [ zǎn zè ]
亦作“攅仄”。聚集。
韵律 [ yùn lǜ ]
平仄和押韵规范
切响浮生 [ qiè xiǎng fú shēng ]
切响:仄声;浮声:平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也泛指音韵的纤细低沉和洪亮高亢。
险逼 [ xiǎn bī ]
犹险仄。艰难险阻。
仄仄平平 [ zè zè píng píng ]
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仄韵格 [ zè yùn gé ]
即以仄声为韵脚的词。
浮生切响 [ fú shēng qiē xiǎng ]
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平声仄声 [ píng shēng zè shēng ]
古汉语字调的平声和仄声。
无陂 [ wú bēi ]
(一)、没有邪曲。(二)、不倾仄。
反仄 [ fǎn zè ]
(一)、辗转不安。《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僻处西馆,未奉闕廷,踊跃之怀,瞻望反仄。”南朝 梁 张率《白紵歌辞…
失黏 [ shī nián ]
(一)、亦作“失粘”。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二)、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
无背无侧 [ wú bèi wú cè ]
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
钩栈 [ gōu zhàn ]
亦作“钩栈”。曲仄如钩的栈道。
平仄 [ píng zè ]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失粘 [ shī nián ]
指做近体诗、骈体文平仄不调有司谓其失粘
调叠 [ diào dié ]
谓创作诗歌时谋篇布局协调平仄等。
仄韵 [ zè yùn ]
凡属上声、去声、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
更漏子 [ gēng lòu zǐ ]
词牌名。因 唐 温庭筠 词中多咏更漏而得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两仄韵、两平韵,下阕三仄韵、两平韵。参阅《词谱·更漏子…
声偶擿裂 [ shēng ǒu tī liè ]
文章的句子两两并列声调平仄相对。
傍蹊 [ bàng qī ]
(一)、偏仄的小路。(二)、用指学说的旁绪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