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庭 [ yě tíng ]
指殿堂前空旷的庭院。
旷日经年 [ kuàng rì jīng nián ]
旷日经年(曠日經年) 久经时日。《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氂之验,足以揆今。”
旷澹 [ kuàng dàn ]
同“旷淡”。唐 武少仪《王处士凿山引瀑记》:“虽承冠冕之绪,不践名利之途,怡心旷澹,篤志亷直。”
修畅 [ xiū chàng ]
谓情操高尚,言行旷达。
心浮气粗 [ xīn fú qì cū ]
心浮气粗(心浮氣粗) 见“ 心粗气浮 ”。
旷士 [ kuàng shì ]
胸襟开阔之士。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旷士怀。” 宋 陈师道 《还里》诗:“旷士爱吾庐,游…
平川旷野 [ píng chuān kuàng yě ]
广大空旷的平原田野。
浄荡荡 [ jìng dàng dàng ]
宁静而空旷的样子。
放旷 [ fàng kuàng ]
豪放旷达,不拘礼俗。
废怠 [ fèi dài ]
因懈怠而旷废其职。
旷废 [ kuàng fèi ]
耽误,荒废:旷废学业。
粗株大叶 [ cū zhū dà yè ]
粗株大叶(粗株大葉) 见“ 粗枝大叶 ”。
渊旷 [ yuān kuàng ]
深远旷达。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虽法身常住之奥远,二諦三假之渊旷,悟道求宗於斯可足。”《魏书·徐遵明传》:“而…
廓然无累 [ kuò rán wú lěi ]
空旷广阔,没有一点牵挂。
荒烟蔓草 [ huāng yān màn cǎo ]
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空谷绝响 [ kōng gǔ jué xiǎng ]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夐不见人 [ xiòng bù jiàn rén ]
形容某地比较空旷、辽远。
拓荦 [ tuò luò ]
犹拓落。谓胸怀旷达磊落。
榛旷 [ zhēn kuàng ]
犹荒凉。《文选·左思<魏都赋>》:“ 伊 洛 榛旷, 崤 函 荒芜。” 吕延济 注:“榛旷、荒芜……皆谓居人少也。”…
旷适 [ kuàng shì ]
旷达闲适。《宋史·张齐贤传》:“﹝ 齐贤 ﹞得 裴度 午桥庄 ,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觴咏其间,意甚旷适。”
废旷 [ fèi kuàng ]
(一)、荒废,不利用。(二)、旷废。
瞽旷 [ gǔ kuàng ]
指 春秋 晋 盲人乐官 师旷。
闲敞 [ xián chǎng ]
亦作“闲敞”。阔大空旷。
俚恶 [ lǐ è ]
粗俗;粗劣。
显旷 [ xiǎn kuàng ]
明敞宽旷。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其一在 太清楼 之东,得地显旷,可以就赏,而未尝著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