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 [ hé zhāng ]
谓酬和他人的诗章。一般只和其意,非必和其韵。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方夫人诗卷》:“山舟学士 ……赋纪恩诗四章,…
韵令 [ yùn lìng ]
(一)、词牌名。(二)、泛指词曲。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宣和 间,衣著曰韵纈,果实曰韵梅,词曲曰韵令。”宋 张…
古风古韵 [ gǔ fēng gǔ yùn ]
古风: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古韵:泛指古汉语音韵。古风古韵是对古文化的综合表述,并对他们加以表述与举例,其中包含:古…
韵文 [ yùn wén ]
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用韵律格式写成的文章
闭口韵 [ bì kǒu yùn ]
以双唇音m或b收尾的韵母。普通话没有闭口韵。
心鞿 [ xīn jī ]
心所受的羁绊。语出《楚辞·九章·悲回风》:“心鞿羈而不形兮,气繚转而自缔。”宋 陈与义《同家弟用前韵谢判府惠酒》:“…
平水韵 [ píng shuǐ yùn ]
原为金代供科举考试用的官韵书。分汉字一百零六韵。元、明、清以来作近体诗时以为押韵的根据。
巫山一段云 [ wū shān yī duàn yún ]
(一)、形容女子美丽的鬓发或优美的身段。(二)、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另一体双调四十六字,上阕…
宽韵 [ kuān yùn ]
韵书中字数多的韵部。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圣俞 戏曰:‘前史言 退之 为人木强,若宽韵可自足,而輒旁出;窄…
阴阳对转 [ yīn yáng duì zhuǎn ]
声韵学术语。阴是指不收鼻音韵尾的阴声韵,阳是指收鼻音韵尾的阳声韵。阴阳对转用来解释汉语语音中,阴声、阳声在形声字声子…
鯨力 [ jīng lì ]
比喻才力非凡。唐 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明 李东阳《次严宗哲太守留别韵兼寄应宁》:…
鸥情 [ ōu qíng ]
指隐退的心情。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鵷侣从兹洽,鸥情转自縻。” 元 倪瓒 《快雪斋中命余诗因赋》…
示化 [ shì huà ]
启示化导。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示化 维摩 疾,降魔力士勋。听经神变现,説偈鸟纷紜。” 明 谢肇淛 《五杂…
斗韵 [ dòu yùn ]
亦作“鬭韵”。谓联句或赋诗填词时以险韵竞胜。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慧拾 孟 韩 ,转相鬭韵,失之六…
古韵 [ gǔ yùn ]
(一)、指先秦汉语音韵。(二)、泛指古汉语(上古、中古)音韵。
元韵 [ yuán yùn ]
原韵。
赓韵 [ gēng yùn ]
和韵。
二黄哭板 [ èr huáng kū bǎn ]
京剧音韵指的是京剧独特的语音系统。有的书称京剧音韵为京剧字韵,大体都是指京剧语音系统的意思。
无韵 [ wú yùn ]
不押韵。指诗文句子末一字不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撰韵 [ zhuàn yùn ]
选韵。
拈题分韵 [ niān tí fēn yùn ]
旧时文人集会作诗的一种方式。拈题是各人自认或拈阄定题目。分韵是在限定的韵部中自认或拈定诗韵。
八比 [ bā bǐ ]
(一)、八股文的别称。(二)、排律六韵十二句中,除首尾两韵外,中间四韵八句为八比。四韵之始为承题,又称颔比;次称颈比…
幽并儿 [ yōu bìng ér ]
古代 幽 并 二州多豪侠之士,故用以喻侠客。语出 三国 魏 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 并 游侠儿。”唐 杜甫…
杏园芳 [ xìng yuán fāng ]
词牌名。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词韵 [ cí yùn ]
(1).指谈吐。《宋书·臧焘传》:“上与往復十餘反, 凝之 词韵銓序,兼有理证,上甚赏焉。”(2).词致气韵。 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