罽衣 [ jì yī ]
毛织物制的衣服。《周礼·春官·司服》“祀四望山川,则毳冕”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毳,罽衣也。”
毳锡 [ cuì xī ]
毳衲和锡杖。借指僧人。
毡毳 [ zhān cuì ]
亦作“氊毳”。1.我国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所穿毛织服装。《隋书·西域传·高昌》:“弃彼氊毳,还为冠带之国。” 宋 …
耎脆 [ ruǎn cuì ]
(一)、亦作“耎毳”。柔软。(二)、脆弱。
甘毳 [ gān cuì ]
同“甘脆”。《史记·刺客列传》:“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汉 桓宽《盐铁论·孝养》:…
羶腥 [ shān xīng ]
(一)、某些动物及其肉类的气味。汉 张衡《南都赋》:“苏蔱紫薑,拂彻羶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然偎傍…
膻秽 [ shān huì ]
(一)、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二)、羶穢:(一)、羶臭污秽。(三)、旧时亦用以比喻其他民族的入侵或统治所造成…
雪毳 [ xuě cuì ]
鸟兽的白色细毛。 唐 王建 《花褐裘》诗:“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 元 柳贯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
鹤毳 [ hè cuì ]
(一)、鹤的羽毛。唐 姚合《过无可上人院》诗:“蚁行经古蘚,鹤毳落深松。”宋 苏轼《和陶还旧居·梦归惠州白鹤山居作》…
鷩毳 [ bì cuì ]
古礼服鷩冕与毳冕的并称。《礼记·杂记上》“纁裳一” 唐 孔颖达 疏:“纁裳一者, 贺 云:冕服之裳也,亦可鳖毳任取中…
甘脆 [ gān cuì ]
(一)、香甜、松脆。(二)、味美的食品。又作甘毳。
毳帐 [ cuì zhàng ]
游牧民族所居毡帐。《新唐书·吐蕃传上》:“有城郭庐舍不肯处,联毳帐以居,号大拂庐,容数百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
毳衲 [ cuì nà ]
毛织衲衣,僧人所服。宋 陆游《赠枫桥化城院老僧》诗:“毳衲年年补,纱灯夜夜明。”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到八十四…
羣蚁附膻 [ qún yǐ fù shān ]
喻人趋其所好。语本《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唐 卢坦《与李渤书》:“大凡今之人,奔分寸…
膻肉 [ shān ròu ]
羊肉。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柔毳 [ róu cuì ]
(一)、柔软的皮毛。南朝 宋 谢庄《谢赐貂裘表》:“匭发衽开,玄华有曜。靡毫柔毳,黯鑑自凝。”(二)、软弱,不坚强。…
鸿毳 [ hóng cuì ]
鸿雁的细毛。借指轻微之物。 北齐 刘昼 《新论·慎隙》:“鸿毳性轻,积之沉舟;繒縞质薄,叠之折轴,以毳縞之轻微,能败…
秽膻 [ huì shān ]
羶腥的污染。旧时指少数民族对 汉 民族的骚扰、影响。
腥臊膻香 [ xīng sāo shān xiāng ]
(一)、同“腥臊羶香”。(二)、指鸡﹑犬﹑羊﹑牛的各种气味。
蝉蜩 [ chán tiáo ]
蝉。唐 骆宾王《萤火赋》:“陋蝉蜩而习蜕,怵螻蚁之慕羶。”
群蚁附膻 [ qún yǐ fù shān ]
群蚁附膻(羣蟻附膻) 喻人趋其所好。语本《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羶也。” 唐 卢坦 《与李渤…
羶行 [ shān xíng ]
为人所仰慕的德行。《庄子.徐无鬼》:「舜有羶行,百姓悦之。」
五冕 [ wǔ miǎn ]
古代帝王祭祀时戴的五种礼冠,指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
毳冕 [ cuì miǎn ]
毳衣和冕。古代天子祭祀四望山川时所用礼服。
反毳 [ fǎn cuì ]
反穿毛皮衣。旧称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为反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