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戮 [ xíng lù ]
犹行刑。特指执行死刑。
杖罚 [ zhàng fá ]
(一)、杖刑。(二)、指施杖刑,拷打。
刑杀 [ xíng shā ]
处以死刑。《周礼·秋官·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徒刑 [ tú xíng ]
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其名始于北周。今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服刑期判十年徒刑
刑人 [ xíng rén ]
(一)、加刑于人。《礼记·王制》:“刑人於市,与众弃之。”《旧唐书·刑法志》:“自今已后,令与尚食相知,刑人日勿进酒…
市刑 [ shì xíng ]
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包括宪罚(以文书公布罪状)、徇罚(周行示众)、扑罚(鞭打)三种。《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
犯人 [ fàn rén ]
触犯刑律而被法院依法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人。
非刑逼拷 [ fēi xíng bī kǎo ]
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非刑吊拷 [ fēi xíng diào kǎo ]
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监狱 [ jiān yù ]
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也指关押罪犯的处所。在中国,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无刑 [ wú xíng ]
不用刑罚;不设刑罚。
惠抚 [ huì fǔ ]
加恩体恤。《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膏柱 [ gāo zhù ]
古代一种酷刑,即炮烙之刑。
酷刑 [ kù xíng ]
残暴狠毒的刑罚:酷刑逼供。
汤刑 [ tāng xíng ]
商汤 制定的刑法。《左传·昭公六年》:“夏 有乱政而作《禹刑》,商 有乱政而作《汤刑》,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故出入人罪 [ gù chū rù rén zuì ]
谓量刑不当,故意增减刑罚。
秋典 [ qiū diǎn ]
(一)、指刑律法典。(二)、指刑部。
训刑 [ xùn xíng ]
谓宣传、解释刑法。语本《书·吕刑序》:“吕 命 穆王,训 夏 赎刑,作《吕刑》。”孔 传:“吕侯 以 穆王 命作书,…
磔刑 [ zhé xíng ]
(一)、五代 时始置的凌迟极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清 昭槤《啸亭杂录·不用内监》:“有内监…
科处 [ kē chǔ ]
判决处罚:科处徒刑。附加刑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主刑合并科处。
刑事犯 [ xíng shì fàn ]
触犯刑法,负有刑事责任的罪犯。
评刑 [ píng xíng ]
(一)、批评刑法。(二)、判案,量刑。
考竟 [ kǎo jìng ]
(一)、刑讯穷竟。(二)、刑讯致死。
满杖 [ mǎn zhàng ]
清 代刑法名。杖刑打一百下。
刑讯 [ xíng xùn ]
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审讯方法。法律禁止刑讯逼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