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针 [ bǎi zhēn ]
摆动的针。如天平中柱用来指示的针。
纫针 [ rèn zhēn ]
将一缕缝合线接到缝合针的针端上。
线脚 [ xiàn jiǎo ]
亦作“线脚”。针脚。谓针线缝物之迹。
网萼木 [ wǎng è mù ]
拼音:wǎng è mù 简介 网萼木形态特征:灌木,高约2米。茎直立,钝四棱形,具槽,…
候呼内针 [ hòu hū nèi zhēn ]
针刺术术语,系一种补法,待呼气时进针。
深则欲留 [ shēn zé yù liú ]
中医基础术语,针刺方法之一。指针刺身体壮实的患者时,可深刺久留针。
长吻针鼹 [ zhǎng wěn zhēn yǎn ]
长吻针鼹 - 简介 名称:长吻针鼹(yǎn ) 物种命名人:Peters et Doria 地球上最原始的现生哺乳动…
蟒针疗法 [ mǎng zhēn liáo fǎ ]
蟒针是在古代“九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替针膏 [ tì zhēn gāo ]
名称:替针膏 别名:替针膏 组成:信、江子、斑蝥。
箴管 [ zhēn guǎn ]
指缝缀之事。箴,缝衣针;管,置针线之具。
针耨 [ zhēn nòu ]
谓以针代耨,替人作针线来维持生计。
土蜂 [ tǔ fēng ]
蜂的一种。俗名“马蜂”。即《尔雅·释虫》中之“土蠭”。体圆而长,黑褐色,有细毛,尾有毒针,能螫人。脚短而粗。栖于沙土…
镵针 [ chán zhēn ]
亦作“鑱鍼”。箭头针。中医治病用的九种针之一。
八法针 [ bā fǎ zhēn ]
针灸疗法中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采用不同穴位、不同针法,达到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治疗目…
罗纹领 [ luó wén lǐng ]
针织方法的一种,也称罗纹领针织方式。
叠合 [ dié hé ]
重叠;重合:时针和分针每小时叠合一次。
引鍼 [ yǐn zhēn ]
亦作“ 引针 ”。1.拔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鍼,呼尽乃去。” 王冰 注:“引,引出也。”2.穿线过针孔…
针芥之合 [ zhēn jiè zhī hé ]
针芥之合(針芥之合) 同“ 针芥相投 ”。 清 方文 《赠孟六玕明府》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
进针 [ jìn zhēn ]
中医指针灸时将针刺入穴位所在的肌体。
双针 [ shuāng zhēn ]
《太平御览》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恭《启事》:“圣恩赐金银针、七色缕。”因以“双针”为针之美称。
俗耳针砭 [ sú ěr zhēn biān ]
俗:庸俗;砭:古代治病用的针砭;针砭:古人砭石为针的治病术。旧时指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
大海捞针 [ dà hǎi lāo zhēn ]
也说海底捞针。从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鑱石 [ chán shí ]
石针。
针筒 [ zhēn tǒng ]
针管。
指北针 [ zhǐ běi zhēn ]
亦称指南针。是利用磁针指示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