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 [ tiáo hé dǐng nài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文鼎 [ wén dǐng ]
刻镂花纹的鼎。《汉书·武帝纪》:“ 冀州 脽壤乃显文鼎,获荐於庙。” 颜师古 注:“文鼎,言其有刻鏤之文。”
鼎邑 [ dǐng yì ]
《左传·桓公二年》:“武王 克 商,迁九鼎于 雒邑。”后遂以“鼎邑”指 洛阳。唐 杨炯《途中》诗:“悠悠辞 鼎邑,去…
鼎味 [ dǐng wèi ]
(一)、鼎中美食。(二)、相传商武丁问傅说如何治理国家,傅以如何调鼎中之味对。后以“鼎味”指国政。
鼎实 [ dǐng shí ]
鼎中所盛之物。语出《易·鼎》:“九二,鼎有实。” 汉 贾谊 《新书·谕诚》:“及 智伯 分吾以衣服,馅吾以鼎实,举被…
鼎湖龙去 [ dǐng hú lóng qù ]
鼎湖龙去(鼎湖龍去) 同“ 鼎成龙去 ”。 唐 杜甫 《骊山》诗:“ 鼎湖 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宋 罗大经 《鹤…
钟鸣鼎食 [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
三足鼎 [ sān zú dǐng ]
(一)、三足之鼎。古为国家之重器。(二)、如鼎之三足。
金鼎 [ jīn dǐng ]
(一)、黄金炊具。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二)、为鼎类炊具的美称。宋…
神鼎 [ shén dǐng ]
(一)、鼎的美称。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时必铸新鼎作为立国的重器。(二)、指道教炼丹药的鼎器。
鸣钟列鼎 [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
鸣钟列鼎(鳴鐘列鼎) 汉 张衡 《西京赋》:“击鐘鼎食,连骑相过。”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
海内鼎沸 [ hǎi nèi dǐng fèi ]
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鼎伏 [ dǐng fú ]
鼎隐没不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周显王 四十二年,九鼎沦没 泗 渊。秦始皇 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 自以…
谷歌 [ gǔ gē ]
大名鼎鼎的google,目前世界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
颠趾 [ diān zhǐ ]
(一)、脚朝上头朝下。谓颠倒失所。《易·鼎》:“初六,鼎颠趾。”王弼 注:“鼎之为物,下实而上虚。而今阴在下,则是为…
汙佞 [ wū nìng ]
卑污奸佞。《明史·顾鼎臣传》:“刘世扬、李仁 劾 鼎臣 污佞。”
革旧鼎新 [ gé jiù dǐng xīn ]
革旧鼎新(革舊鼎新) 同“ 革故鼎新 ”。 明 李贽 《代深有告文》之二:“切以诵经者,所以明心见性;礼懺者,所以革…
郜大鼎 [ gào dà dǐng ]
见“郜鼎”。
梁鼎 [ liáng dǐng ]
谓 南朝 梁 江山。鼎,三代以九鼎为传国之宝,因以象征国家。
鼎成龙去 [ dǐng chéng lóng qù ]
鼎成龙去(鼎成龍去) 《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
鼎鼐调和 [ dǐng nai tiáo hé ]
dǐng nài tiáo hé 鼎鼐调和(鼎鼐調和) 相传 商 武丁 问 傅说 治国之方, 傅 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
鼎游 [ dǐng yóu ]
谓鱼游于鼎釜。比喻无生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鱼嗟鼎游,蛟悲涸投。帆归锦水何时又。”参见“ 鼎鱼幕燕 …
鸿鼎 [ hóng dǐng ]
大鼎。
三鼎 [ sān dǐng ]
(一)、古代祭礼,因等级而异制,士用三鼎,大夫用五鼎。(二)、相传黄帝作三宝鼎。象天、地、人。见《汉书·郊祀志上》。
鼎士 [ dǐng shì ]
力能举鼎的人。指勇士。 汉 邹阳 《上书吴王》:“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不能止 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