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籍 [ chú jí ]
从簿籍上除去其名。多指除去宦籍。
秘籍 [ mì jí ]
珍贵罕见的书籍:孤本秘籍。也作秘笈。
籍削 [ jí xuē ]
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
通籍 [ tōng jí ]
做官。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因此后来…
籍圃 [ jí pǔ ]
指籍田中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左传·哀公十七年》:“ 卫侯 为虎幄於籍圃。” 杜预 注:“於籍田之圃新造幄幕,皆以虎…
属籍 [ shǔ jí ]
交付图籍。《淮南子·氾论训》:“ 成王 既壮, 周公 属籍致政,北面委质而臣事之。” 高诱 注:“以图籍付属 成王 …
在籍 [ zài jí ]
(一)、谓在官籍上注名。(二)、居于本籍。
口语籍籍 [ kǒu yǔ jí jí ]
籍籍:杂乱的样子。指议论纷纷,五花八门。
高文雅典 [ gāo wén yǎ diǎn ]
雅:雅正;典:典籍。高深的文章,雅正的典籍
籍敛 [ jí liǎn ]
(1).征收田税。《管子·山至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取下无顺於此者矣。”《墨子·节用上》:“今天下为政者,其所…
术籍 [ shù jí ]
(一)、有关方术的书籍。(二)、有关儒家的书籍。
刊文 [ kān wén ]
科举时代刊印的八股文章,如《三场闱墨》之类,总称为刊文。后指《会考升学指导》一类书籍。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
负素 [ fù sù ]
背负书籍。指勤奋读书。素,写书的纸,指书籍。
遗籍 [ yí jí ]
(一)、亦作“遗藉”。指古代典籍。(二)、指散失的书籍。
装池 [ zhuāng chí ]
(一)、装裱古籍或书画。(二)、指古籍书画的装潢。
却籍 [ què jí ]
亦作“却籍”。 南朝 齐 对检出的伪冒户籍之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为了扩大赋役征收范围, …
书卷 [ shū juàn ]
指书籍,古代书籍多装成卷轴,所以叫做书卷。
本郡 [ běn jùn ]
(一)、原籍所在之郡。(二)、指原籍所在之郡的郡守。
正籍 [ zhèng jí ]
(一)、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二)、指赋税。
儒籍 [ rú jí ]
(1).儒家的经籍。 明 姚涞 《白兔赋》:“辨敬怠於儒籍,审劳逸于农阡。”(2).读书人的户籍。《元史·雷膺传》:…
盈篇满籍 [ yíng piān mǎn jí ]
指写满了篇章和书籍,形容内容多和丰富。盈、满:是指蓄满,极多之意;篇、籍:书卷文籍。
棚籍 [ péng jí ]
犹客籍。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以大 清 之民居大 清 之土,为大 清 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
本趣 [ běn qù ]
原来的旨趣。《晋书·阮籍传》:“此亦 籍 之胸怀本趣也。”
儒户 [ rú hù ]
(一)、读书人的户籍。(二)、指具有此种户籍的居民。
闺籍 [ guī jí ]
“金闺籍”的省称。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唐 李商隐《为濮阳公陈情表》:“纔通闺籍,又处藩条。”宋 徐铉《和陈赞善致…
【词语拼音】chǎng jí
【词语解释】科场的考生名册。场,科场;籍,名册。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遭遇》:“二子久屈场籍,其年计偕来,主文颇以耕凿为急,无何并驰人事,因迴避朝客。”《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又以 龟从 久在场籍,善於训子,召试中书,授校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