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 [ dān ěr ]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
马耳东风 [ mǎ ěr dōng fēng ]
马耳东风(馬耳東風) 东风吹过马耳。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或互不相干。语出 唐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之二…
震响 [ zhèn xiǎng ]
(一)、发出震耳的响声。(二)、震耳的响声。
飘风吹马耳 [ piāo fēng chuī mǎ ěr ]
释义 义参「马耳东风」。见「马耳东风」条。
幽田 [ yōu tián ]
道家谓耳神字 幽田,故为耳的代称。
耳坠 [ ěr zhuì ]
耳环(多指带着坠儿的)。也说耳坠子。
挖耳 [ wā ěr ]
掏耳垢用的小勺。又叫挖耳勺。精美的挖耳,旧时也为中老年妇女兼作头饰。
煖耳 [ nuǎn ěr ]
耳套。唐 人称耳衣。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月,例用貂皮煖耳……大臣自六卿至科道,每朝退见阁…
珫耳 [ chōng ěr ]
充耳。古代冠冕两旁下垂到耳的玉饰。
犬耳娘 [ quǎn ěr niáng ]
为兽耳的一种,和其它兽耳一样,都具有人类的外表和情感以及动物的耳朵和尾巴。
耳闻目睹 [ ěr wén mù dǔ ]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耳闻目睹,司空见惯
耳号 [ ěr hào ]
◎ 耳号 ěrhào[swallow fork] 在动物耳尖上切掉一个小三角而作成的耳记英文翻译1.o…
伏首贴耳 [ fú shǒu tiē ěr ]
伏首贴耳(伏首貼耳) 畏缩恐惧的样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万石 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何垠 …
栝楼方 [ guā lóu fāng ]
一种药名,主治耳卒得风,觉耳中恍恍者。
治聋 [ zhì lóng ]
医治耳聋。古代传说社日饮酒可治耳聋。
桑鸡 [ sāng jī ]
桑耳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木耳》。
耳目导心 [ ěr mù dǎo xīn ]
耳目:视听。耳目的熏染,可以启发人心的善恶。
耳朵眼儿 [ ěr duǒ yǎn ér ]
(1).外耳门的通称。(2).为戴耳环等饰物在耳垂上刺的小孔。亦用以比喻微小。如旧时 北京 前门 外 煤市街 有小饭…
眼跳耳热 [ yǎn tiào ěr rè ]
眼跳耳热(眼跳耳熱) 眼皮跳动,耳朵发热。形容惊恐不安。《武王伐纣平话》卷中:“三日前甲申日,见此景祥, 姬昌 眼跳…
泯耳攒蹄 [ mǐn ěr cuán tí ]
泯耳,耳朵倒下,攒蹄,四蹄并拢。形容顺从。
耳轮 [ ěr lún ]
耳郭的边缘,大部分向前卷曲,下连耳垂。
桑臣 [ sāng chén ]
桑耳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木耳》。
马耳春风 [ mǎ ěr chūn fēng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扎耳朵 [ zhā ěr duo ]
(声音或话)听着令人不舒服;刺耳:电锯的声音真扎耳朵。这些泄气的话,我一听就扎耳朵。
黄耳菌 [ huáng ěr jūn ]
黄色的菌子。菌蕈形似人之耳朵,故称黄耳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