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标 [ cáo biāo ]
谓 清 代漕运总督所属的绿营兵。担负漕粮的催督、保护等。
漕艘 [ cáo sōu ]
供漕运的船。明 沉德符《野获编·河漕·徐州》:“宜仍遣漕艘之半,分行其中,以防意外之梗。”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
漕仓 [ cáo cāng ]
存放漕米的仓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浙江乌程归安县乡民抗漕》:“乡民鸣锣纠众,阻纳漕粮,…
漕闱 [ cáo wéi ]
谓漕试试场。
漕藏 [ cáo cáng ]
指漕米仓库。《南史·虞玩之传》:“今漕藏有闕,吾贤居右丞,已觉金粟可积也。”
转般 [ zhuǎn bān ]
漕运的一种。
漕饟 [ cáo xiǎng ]
漕运的军粮。
通漕 [ tōng cáo ]
谓开通漕运河道。
漕务 [ cáo wù ]
有关漕运的事务。
河漕 [ hé cáo ]
(一)、犹河运。(二)、清代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的并称。(三)、指治理河道工程和漕运。
漕舟 [ cáo zhōu ]
运漕粮的船。
漕计 [ cáo jì ]
指漕运总量。
运役 [ yùn yì ]
指运漕劳役。
弁丁 [ biàn dīng ]
漕运的差役。
漕魁 [ cáo kuí ]
漕试第一名。
漕台 [ cáo tái ]
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宋 洪迈《夷坚支乙志·一明主簿》:“﹝ 刘策 ﹞时春秋已高,侍从中有矜…
漕卒 [ cáo zú ]
运漕粮的士兵。
贴截银 [ tiē jié yín ]
赠贴漕截的银两。
漕府 [ cáo fǔ ]
管理漕务的官署。
漕米 [ cáo mǐ ]
(一)、漕运米粮。《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希范 遣 张少敌 以舟兵趋 汉阳,漕米五万斛以馈军。”宋 吴曾《能…
漕浴 [ cáo yù ]
谓漕河之水忽上忽下。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漕浴波腾,瀺灂竟日,是 霞 归之候也。”
踢斛 [ tī hú ]
是漕政用语,是清代漕粮征收中的一种弊端。指的是各州县征收漕粮,蠹役为勒索百姓粮米,在粮米过斗之时,故意震动,以使斗内…
漕挽 [ cáo wǎn ]
(一)、亦作“漕挽”。指水运和陆运。《史记·留侯世家》:“诸侯安定,河 渭 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
徵漕 [ zhēng cáo ]
征收漕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康熙 中, 江 南有徵漕之案,官吏伏法者数人。”
炭薪 [ tàn xīn ]
柴炭。《新唐书·地理志一》:“大历 元年,尹 黎干 自 南山 开漕渠,抵 景风、延喜门 入苑,以漕炭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