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退休制 [ tán xìng tuì xiū zhì ]
弹性退休制 -简介 弹性退休制,西方国家实行的一种退休制度,即政府规定一个退休年龄段区间(比如58岁到65岁),员工…
穿青族 [ chuān qīng zú ]
寻找“穿青族” 穿青族-民族简介 穿青族的服装 是一个仅仅分布在贵州黔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员集中,人数较少,据不太…
流浪汉世界杯 [ liú làng hàn shì jiè bēi ]
流浪汉世界杯从200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每一届有64支队伍,赛事的形象大使包括坎通纳、费迪南德和德罗巴等人,2010…
营部 [ yíng bù ]
(1).营舍;营房。《东观汉记·耿秉传》:“ 秉 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宋书·自序…
鸣珂曲 [ míng kē qǔ ]
亦作“鸣珂巷”。唐 代京都 长安 胡同名。为当时妓女聚居之所。后因以为冶游场所的代称。唐 白行简《李娃传》:“尝游东…
云龙 [ yún lóng ]
(一)、云和龙。汉 王充《论衡·乱龙》:“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五代 齐己《春雨》…
椎髻 [ zhuī jì ]
亦作“ 椎结 ”。1.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 程郑 , 山东 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 …
贞明 [ zhēn míng ]
(一)、谓日月能固守其运行规律而常明。《易·繫辞下》:“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孔颖达 疏:“言日月照临之道,以贞正得…
食柏 [ shí bǎi ]
(一)、服食柏树叶实。传说可以延年成仙。《太平御览》卷九五四引 汉 刘向《列仙传》:“赤须子 好食栢实,齿落更生。”…
双鬟 [ shuāng huán ]
(一)、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唐 白居易《续古诗》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宋 陆游《春愁曲》:“蜀 …
游军 [ yóu jūn ]
流动作战的军队。《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又使监军 石苞 、 兖州 刺史 州泰 等简鋭卒为游军,备外寇。”《朱子…
丙舍 [ bǐng shè ]
(一)、后汉宫中正室两边的房屋,以甲乙丙为次,其第三等舍称丙舍。《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遂出贵人姊妹置丙舍。”王…
华腴 [ huá yú ]
(一)、衣食丰美。指美好的生活享受。唐 无名氏《袁天纲外传》:“臣少被相人云不当华腴,故寝不安焉。”《宋史·王安石传…
版籍 [ bǎn jí ]
(1).户口册。《后汉书·仲长统传》:“明版籍以相数閲,审什伍以相连持。” 李贤 注:“《周礼》曰:‘凡在版者。’注…
交颈 [ jiāo jǐng ]
(1).颈与颈相互依摩。多为雌雄动物之间的一种亲昵表示。《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
箭服 [ jiàn fú ]
亦称“箭室”。亦称“箭箙”。古时用以盛放弓箭之具。《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檿弧,桑弓也。萁服,盖以萁草为箭服,近射…
昆山 [ kūn shān ]
(一)、亦作“崐山”。山名。昆仑山 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 崑山 之玉,江 汉 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
补婚族 [ bǔ hūn zú ]
补婚族 -简介 领证登记结婚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未举行结婚仪式,后来另找时间来举办隆重的结婚仪式,将这类人称之为补婚族。…
不直 [ bù zhí ]
(1).不正;不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新唐书·严郢传》:“天下以 郢…
風行 [ fēng xíng ]
(一)、风吹。北周 庾信《贺新乐表》:“臣闻天地顺动,则雷出为豫;圣人成功,则风行有节。”清 黄遵宪《和锺西耘庶常德…
中黄 [ zhōng huáng ]
(一)、亦称“中黄伯”。古勇士名。《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奋 中黄 育获 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吕延济 …
质文 [ zhì wén ]
(1).谓其资质具有文德。《国语·周语下》:“ 文王 质文,故天祚之以天下。” 韦昭 注:“质文,其质性有文德也。”…
法兰林汉姆城堡 [ fǎ lán lín hàn mǔ chéng bǎo ]
法兰林汉姆城堡 - 简介 法兰林汉姆城堡据信是由诺福克伯爵罗杰·毕格德在1117年至1200年间建成的,逾800年过…
国企入仕 [ guó qǐ rù shì ]
国企入仕 -简介 国企入仕,是指在国有企业的领导职务人员向政界调动,实现跨越商界到政界这一经历。 2006年8月出台…
远度 [ yuǎn dù ]
(1).深远地谋划。《后汉书·孔融传》:“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者也。”(2).指长远的谋划。《…
【词语拼音】jū yán hàn jiǎn
【词语解释】 居延汉简为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公元1世纪初)至东汉中叶(公元2世纪初)。烽燧为汉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居延汉简是继敦煌汉简之后发现的最重要的汉代边塞屯戍文书。第一次发现于1930年,由西北科学考察团发掘采集,出简较多的有10个地点。加上另外20个地点发现的少量简版,共有10,200枚左右,现藏我国台湾省的台湾研究院。第二次发现于1972-1976年,由甘肃居延考古队发掘采集,共发现近20,000枚简牍,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居延汉简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汉代边塞上的屯戍档案,一小部分是书简、历谱和私人信件等。最早的纪年简是西汉武帝征和3年(公元前90年)的。居延汉简是研究汉律、汉代边防制度等珍贵资料。
对居延汉简的整理:劳干于1943年出版〔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2册;1957年在出版〔居延汉简〕图版之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59年出版〔居延汉简甲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80年出版〔居延汉简甲乙编〕,包括图版、释文、附录、附表、释文均经重新校定。第二批汉简内容尚未全部公布,部分释文发表于〔文物〕。
--作者: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