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集 [ wō jí ]
吉林、黑龙江 一带的原始森林,当地称为窝集。
青龙车 [ qīng lóng chē ]
传说中神仙所乘之车。因以青龙为驾,故称。
龙举 [ lóng jǔ ]
(一)、犹龙翔。(二)、喻王业兴起。(三)、谓羽化而登仙。(四)、犹言龙蟠凤翥。形容笔势。
澄冽 [ chéng liè ]
清凉。 明 高攀龙 《武林游记》:“早起至 龙井泉 ,泉味澄冽。”
螭驾 [ chī jià ]
传说神仙所乘的螭龙驾的车。 唐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仙臺隐螭驾,水府汎黿梁。”
龙须友 [ lóng xū yǒu ]
笔的别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龙须友》:“ 郄宏 射策第一,再拜其笔曰:‘龙鬚友使我至此。’”
仙职 [ xiān zhí ]
谓词臣也。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爵位·翰林》:「《续翰林志》词臣,实神仙之职。」
龙摅 [ lóng shū ]
(一)、如龙之飞腾上天。谓帝王兴起。(二)、谓羽化登仙。
烟霞志 [ yān xiá zhì ]
(一)、谓隐居山林之心。(二)、谓修炼成仙之心。
瑶池阆苑 [ yáo chí làng yuàn ]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阆苑: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宫苑。泛指仙家园林。
瑶林 [ yáo lín ]
(一)、玉林。泛指仙境。(二)、披雪的林木。(三)、石笋、石林的美称。(四)、比喻资质优异、品格高洁的人。
道骨仙风 [ dào gǔ xiān fēng ]
道骨仙风(道骨仙風)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宋 程珌 《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
凤札龙书 [ fèng zhá lóng shū ]
指仙界的书札。前蜀杜光庭《蜀王仙都醮山词》:“凤札龙书,靡存於鲁壁,虎符龟籙,难访於秦坑。”
东三省 [ dōng sān shěng ]
指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鹤軿 [ hè píng ]
仙车。 汉 蔡邕 《王子乔碑》:“翔云霄,浮太清,乘螭龙,载鹤軿。”
霞堂 [ xiá táng ]
仙道的厅堂。 唐 武三思 《仙鹤篇》:“经随羽客步 丹丘 ,曾逐仙人游碧落。迢迢碧落断氛埃,霞堂云阁几重开。” 唐 …
乞柳 [ qǐ liǔ ]
选自《寓林折枝》乞柳,作者冯梦龙。
直捣黄龙 [ zhí dǎo huáng lóng ]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讹幻 [ é huàn ]
荒诞虚幻。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贾奭著书仙去》:“邇年不知其所终,山中人竟言仙去,然讹幻莫之信也。”
痴龙 [ chī lóng ]
传说 洛 中有大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取髯下珠而食之。出而问 张华。华 谓:“羊为痴龙。其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
宝穑 [ bǎo sè ]
(1).仙家谷物。 元 钱惟善 《昭灵仙迹》诗:“雨香宝穡琼田晓,露冷琪花碧涧春。仙驭时随青鸟去,定陪 崑圃 宴羣真…
乾象辇 [ gān xiàng niǎn ]
饰有天象图纹的皇家车驾。《魏书·礼志四》:“乾象輦:羽葆,圆盖华虫,金鸡树羽,二十八宿,天阶云罕,山林云气、仙圣贤明…
林黄 [ lín huáng ]
林钟律、黄钟律的并称。 唐 陈子昂 《大周受命颂》:“方採鐘龙,象鸣凤,协林黄之律。”参见“ 林钟 ”。
干象辇 [ gān xiàng niǎn ]
饰有天象图纹的皇家车驾。《魏书·礼志四》:“乾象輦:羽葆,圆盖华虫,金鸡树羽,二十八宿,天阶云罕,山林云气、仙圣贤明…
仙踪 [ xiān zōng ]
(1).仙人的踪迹。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明 屠隆 《綵毫记·祖饯…
【词语拼音】lín xiān lóng
【词语解释】生平1969年以军校在校生,接编《南县青年》三年,为当年最年轻青年期刊主编。他是来自盐份地带的农村子弟,又是长期服役海上的军人,海军的经历,让他具备有海洋文学豪放与浪漫的特性,另一方面,台湾乡土的孕育,又让他不断的追溯与寻根,将个人的身世与土地的历史交融合一,并将海洋精神和田园情结互为融渗,具有田园牧歌式的视野与浪漫的海洋精神。着作◎散文集:《心境》、《背后的脚印》等。◎新诗集:《众山沉默》、《涛声试问》、《梦的刻度》、《赶路的月亮》、《三字经》等。
评论郑明娳(1949~ ,散文家)指出,林仙龙在模山范水中寻找人性的价值,作品质朴而内敛,厚重而深刻。林燿德指出,在稻穗与风涛之间,林仙龙所归属的海洋,实际上是「心灵的海洋」。彭瑞金则说,林仙龙是新一代的军中作家,但来自现实根土的呼唤,还是帮助他走出不同的军中作家风格。林仙龙兼擅散文和新诗,两者各具风格互为体现。林燿德(1962~1996,诗人)说,他的诗颇富节奏感,尤其擅长于利用断句和长句的交织,切断、迟延或者延长正文的时间和空间,显现事物内在的涵蕴以及语言与世界的对话关系,自事物的外观通向深层的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