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福港 [ hòu fú gǎng ]
位于闽江梅花水道南岸,离梅花港口5公里。
疏影暗香 [ shū yǐng àn xiāng ]
出自宋·林逋《山园小梅》,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十二师 [ shí èr shī ]
意为花中十二师。指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腊梅、杜鹃、玉兰,十二种名花。
蔷薇科 [ qiáng wéi kē ]
蔷薇科植物。形态变化多端,有草本、藤本、乔木、灌木等。此科植物最大的特徵是花为两性花,且花瓣的数目是五的倍数。种子无…
梅萼 [ méi è ]
亦作“梅蕚”。梅花的蓓蕾。
闲花埜草 [ xián huā yě cǎo ]
闲花埜草(閒花埜草) 亦作“闲花埜草”。见“ 閒花野草 ”。
梅华 [ méi huá ]
梅花。 元 王冕 有《梅华传》,收辑古来有关梅的故事。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三:“平生壮志无人识,却向梅华觅 …
别角晚水 [ bié jiǎo wǎn shuǐ ]
属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脚梅类宫粉型,花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雪中高士 [ xuě zhōng gāo shì ]
梅花。
冷蕊 [ lěng ruǐ ]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
黄梅花 [ huáng méi huā ]
蜡梅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蜡梅》。
一枝春 [ yī zhī chūn ]
指梅花。
夭娇 [ yāo jiāo ]
屈曲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自西域买来梅花一枝,虬干夭娇,殆可以插瓶。”参见“ 夭矫 ”。
心叶梅花草 [ xīn yè méi huā cǎo ]
无斑梅花草 [ wú bān méi huā cǎo ]
大卫梅花草 [ dà wèi méi huā cǎo ]
三脉梅花草 [ sān mài méi huā cǎo ]
中国梅花草 [ zhōng guó méi huā cǎo ]
鸡心梅花草 [ jī xīn méi huā cǎo ]
玉树梅花草 [ yù shù méi huā cǎo ]
矮云梅花草 [ ǎi yún méi huā cǎo ]
白花梅花草 [ bái huā méi huā cǎo ]
突隔梅花草 [ tū gé méi huā cǎo ]
细叉梅花草 [ xì chā méi huā cǎo ]
梅雪 [ méi xuě ]
(1).梅与雪。 唐 李商隐 《莫愁》诗:“雪中梅下谁与期?梅雪相兼一万枝。”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腊雪初消…
【词语拼音】méi huā cǎo
【词语解释】目录1 梅花草 Parnassia palustris L.1.1 基本资料1.2 命名原因1.3 玉山园区的踪迹1.4 药用1.5 关键字1.6 参考书目 梅花草 Parnassia palustris L. 基本资料科别:虎耳草科类型:多年生草本植株大小:3至15公分高生育环境:海拔两千三百至三千七百公尺中央山脉潮湿遮荫的山地花期:6至8月茎的特徵:具短根茎叶的特徵:根生叶具有长柄,圆心型或阔卵形;茎生叶1枚,无柄且抱茎,较小花朵着生位置:直立单生于茎顶类型:雌雄同株颜色及大小:白色,径1.5至2公分花茎:10至30公分花被: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阔卵形或椭圆形雄蕊:5枚;另有不孕的雄蕊5枚,先端裂成丝状柱头及子房:4裂;光滑圆形绿色果实型态:1公分阔卵形蒴果,8至11月为果熟期种子:多且细小<注1>原产地: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千岛列岛、库页岛及日本<注3> 命名原因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梅花草为多年生冬枯草本植物,其花朵大小、颜色以及构造等与我们的国花"梅花"十分相似因而为名,但梅花是蔷薇科的灌木,而梅花草是低矮的草本植物,分类上完全不一样。<注2>但细看他的花,可就大有与梅花不同的奥妙。花中间的要准备孕育种子的子房圆而光滑,而环绕在周边的雄蕊却以两种型态出现;真正的5枚雄蕊之间还有5枚带着绿色且上部裂成丝状,只带着黄色线体却不产生花粉的假雄蕊,这使得看来单纯的白花有了丰富的表情。<注1> 玉山园区的踪迹梅花草属阴性植物,喜欢在潮湿且温暖的遮荫处,在玉山公园园区内,可在林下阴湿处、潮湿岩壁或小溪涧边见到踪迹。<注2> 药用在夏季时采收整株植物体,具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可治黄疸型肝炎、脉管炎。<注3>
关键字中文关键字:梅花草英文关键字:Parnassia palustris L.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