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役 [ gòng yì ]
(一)、服役,执役。(二)、指供役使者。
趋役 [ qū yì ]
(一)、驱役,役使。(二)、指服役。
于役 [ yú yì ]
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
傜役 [ yáo yì ]
亦作“傜伇”。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
傜使 [ yáo shǐ ]
劳役与差役。
运丁 [ yùn dīng ]
指搬运漕粮的人。《隋书·食货志》:“其男丁每岁役不过二十日,又率十八人出一运丁役之。”《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萧云…
免役 [ miǎn yì ]
免除某种规定的服役,如兵役、劳役。
后备兵 [ hòu bèi bīng ]
(一)、泛指战时可以征集到军队中服兵役的人员。(二)、某些国家分兵役为现役、预备役和后备役,服预备役期满后转入后备役…
役政 [ yì zhèng ]
(一)、犹政役,赋役。政,通“征”。(二)、指有关兵役之政务。
餐风宿草 [ cān fēng sù xuě ]
cān fēng sù cǎo 餐风宿草(餐風宿草) 同“ 餐风宿露 ”。《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木兰 …
宽剩钱 [ kuān shèng qián ]
宋 代行免役法时于所收免役钱、助役钱外增收的钱。又称免役宽剩钱。
正丁 [ zhèng dīng ]
旧称对国家有纳税和服役义务的成年人。《晋书·食货志》:“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旧唐书·高季辅传》:“正丁正…
长上匠 [ zhǎng shàng jiàng ]
唐 番匠服役期满后继续代不应役工匠服役的工匠。由官府以不应役工匠所纳代役金(帮贴钱)为报酬。
谪运 [ zhé yùn ]
谓因罪被罚而任转运之役。《梁书·武帝纪下》:“令书行后,百日为期,若犹有犯,男子謫运,女子质作,并同三年。”《资治通…
役车 [ yì chē ]
车名。供役之车,庶人所乘。《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役车其休。”《周礼·春官·巾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
役钱 [ yì qián ]
代替劳役的税钱。宋 制,凡应服劳役者可输钱免役。宋 叶适《役法》:“故役钱者,募役之患;而今之所谓保副正长,又募役所…
役要 [ yì yào ]
记录工役姓名人数的簿册。《周礼·地官·乡师》:“既役,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贾公彦 疏:“役要…
备役 [ bèi yì ]
服现役期满退伍后,至服役限龄止,称为「备役」。
蠹役 [ dù yì ]
亦作“蠧役”。害民的差役。
奚奴 [ xī nú ]
旧指仆役,家役。
役人 [ yì rén ]
(1).供役使的人。《左传·僖公十六年》:“城 鄶 ,役人病。”《吕氏春秋·顺说》:“ 管子 得於 鲁 , 鲁 束缚…
典贴 [ diǎn tiē ]
谓将身作抵押充当奴仆以偿债务。 唐 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检责州界内得七百三十一人,并是良人男女……原…
下役 [ xià yì ]
(一)、仆役。(二)、指差役。
兵役 [ bīng yì ]
公民依照国家兵役制度履行的军事义务。分现役和预备役。
免役法 [ miǎn yì fǎ ]
宋 熙宁 年间 王安石 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募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