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营 [ zhá yíng ]
屯驻营寨。《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操心怯,拔寨退三十里,就空阔处扎营。」
山城街道 [ shān chéng jiē dào ]
山城街道位于山亭区驻地,以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屯次 [ tún cì ]
(1).驻扎。 三国 魏 曹操 《祀故太尉桥玄文》:“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2).指驻扎之处。…
绿营 [ lù yíng ]
[释义](动)清代由汉人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用绿旗做标志。 [构成]偏正式:绿(营 [同音]露营详细解释◎ …
大使馆 [ dà shǐ guǎn ]
一个国家派驻在另一国家的以大使为馆长的外交代表机构。
泷吏 [ lóng lì ]
(一)、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二)、指唐韩愈的《泷吏》诗。
屯泊 [ tún bó ]
(一)、驻扎。多指戍守边境重镇。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亦无寺观屋宇可以屯泊,不免建造营屋,大使司支钱与诸…
驻疑 [ zhù yí ]
停留迟疑。《古尊宿语录》卷二三:“游山日促路嶮巇,结束行装莫驻疑。”
领事馆 [ lǐng shì guǎn ]
一国政府驻在他国城市或某地区的领事代表机关。英文翻译1.consulate2.【经】 consulate
筹笔驿 [ chóu bǐ yì ]
古驿名。在今四川广元北。相传诸葛亮率兵曾驻扎于此,筹划军事。
舍戍 [ shè shù ]
驻守。《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文公 与 秦 伐 郑 , 秦 人窃与 郑 盟而舍戍焉。”
案卫 [ àn wèi ]
巡察护卫。 南朝 宋 殷淡 《休成乐》诗:“神仪驻景,华汉亭虚,八灵案卫,三祇解途。”
碉堡 [ diāo bǎo ]
供观察、射击、驻兵用的突出于地面的多层工事。多为砖石或混凝土结构。
信使 [ xìn shǐ ]
(一)、古称使者。(二)、现指在国家与驻外使领馆之间传送文书信件的人员。
驻地 [ zhù dì ]
(一)、部队或外勤工作人员所驻的地方。(二)、地方行政机关的所在地。
跑京 [ pǎo jīng ]
跑京 -简介 跑京指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通过驻京办事处或其他途径联络或贿赂北京的上级管辖部门人员。 县级驻京办被撤销…
驻藏大臣 [ zhù cáng dà chén ]
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1727年始置。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督察司…
营防 [ yíng fáng ]
(一)、营房及防御工事。陈春生《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夺佔子弹药库,纵火焚燬步队营防。”(二)、指驻防军。郭沫若…
住寺 [ zhù sì ]
汉 时禁卫军中,疲弱而不胜任军事者留驻官署,称为“住寺”。寺为古代官署名。
开坐 [ kāi zuò ]
犹开列。宋 范仲淹《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仍乞指挥诸路部署司,将去年秋后差到屯驻驻泊,并今后差到兵士,并依此拣…
后子河乡 [ hòu zǐ hé xiāng ]
后子河乡 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19千米。
夷洲 [ yí zhōu ]
台湾省的古称。三国时吴国黄龙二年(230)卫温、诸葛直曾率甲士万人到此驻守。
节镇 [ jié zhèn ]
(一)、指节度使。(二)、设置节度使的重镇。(三)、泛指驻有军事统帅的要塞。
教皇 [ jiào huáng ]
天主教会的最高统治者,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任期终身,驻在梵蒂冈。
号房 [ hào fáng ]
(一)、指军队驻扎前安排住房的工作。(二)、旧指传达室或做传达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