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文 [ zhǎng wén ]
(一)、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古代迷信以之为瑞应。语本《左传·隐公元年》:“宋武公 生 仲子,仲子 生而有…
胄裔 [ zhòu yì ]
子孙后代。《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周 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 姬 通。”《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恪…
至大 [ zhì dà ]
极大。《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汉书.卷六零.杜周传》:「天下至大,万事至众。」元朝武宗的年号(…
于准 [ yú zhǔn ]
清、山西永宁人。于成龙之孙,字莱公。官至贵州巡抚、江苏巡抚,着有《正修录》、《齐治录》。见《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三》、…
不召之臣 [ bù zhào zhī chén ]
召:召唤。不用召唤的臣子。旧指受国君尊重的贤臣。《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
龙竹 [ lóng zhú ]
(一)、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 唐 高适 《咏马鞭》:“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孙钦善 校…
零孤 [ líng gū ]
孤苦零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千里柔魂,蓬游无底,母子零孤,言之愴惻。”
僵屍 [ jiāng shī ]
死屍,与「僵尸」同。《吴子·叙录》:「僵屍而哀之,无逮于仁矣。」;《后汉书·公孙瓒传》:「僵屍蔽地。」
心悦诚服 [ xīn yuè chéng fú ]
从心眼里佩服。《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悦(yuè):愉快。诚:真心。
不目 [ bù mù ]
(一)、谓不称其名。《穀梁传·闵公元年》:“冬,齐仲孙 来。其曰 齐仲孙,外之也;其不目而曰 仲孙,疏之也。”范宁 …
得道多助 [ dé dào duō zhù ]
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语本《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党翼 [ dǎng yì ]
庇护。《宋书·荀伯子传》:“故太尉 广陵公 陈准 ,党翼 孙秀 ,祸加 淮南 ,窃饗大国,因罪得利。”
人和 [ rén hé ]
指人心一致,人与人之间团结融洽。《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九龙 [ jiǔ lóng ]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打蹔 [ dǎ zhàn ]
辅佐。元.乔吉〈水仙子.唤回春梦一双蝶〉曲:「海漫漫谁是龙蛇,鲁子敬能施惠。周公瑾会打蹔,千古豪杰。」
老羸 [ lǎo léi ]
年老体弱。亦指老弱之人。《孟子·公孙丑下》:“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於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齿尊 [ chǐ zūn ]
语本《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因以“齿尊”指受人尊崇的高寿。
句龙 [ jù lóng ]
(一)、人名。相传为 共工 之子,能平水土,后世祀为后土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 有子曰 句龙,为后土…
邪遁 [ xié dùn ]
《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后以“邪遁”谓言词不合正道而隐伏诡谲。
正公 [ zhèng gōng ]
古代官名。指三上公。《穆天子传》卷一:“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 郊父 受敕宪。” 郭璞 注:“正公,谓三上公,…
白帝城 [ bái dì chéng ]
白帝城坐落在紫色的白帝山上,距奉节城4公里,原名紫阳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汉末年,公孙述占蜀为王,筑城自卫,因…
谨让 [ jǐn ràng ]
恭敬谦让。 明 唐顺之 《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乡之人不以子孙之堦于荣进为 秦氏 贺,而以子孙恂恂谨让守家法为 秦…
繁驵 [ pó zǎng ]
古良马名。《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六》:“ 景公 游於 菑 ,闻 晏子 死,公乘侈舆,服繁駔,驱之。” 清 王念孙 《读…
戒食 [ jiè shí ]
约期共食;招宴。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 戒 孙文子、宁惠子 食。”杨伯峻 注:“戒食,谓约期与之共食。”…
布被十年 [ bù bèi shí nián ]
比喻非常俭朴。《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卜子夏甚贫,鹑衣百结;公孙弘甚俭,布被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