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诞 [ hóng dàn ]
夸大虚妄。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至於济有生之类,入无死之地,广周兆物,尊冠百神,斯旨宏诞,非本论所及…
太上皇帝 [ tài shàng huáng dì ]
即太上皇。皇帝父亲的尊号。《魏书·献帝纪》:“於是羣公奏曰:‘昔三皇之世,澹泊无为,故称皇。是以汉高祖既称皇帝,尊其…
尊夫人 [ zūn fū rén ]
(1).古时对他人母亲的敬称。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 唐 …
君前臣名 [ jūn qián chén míng ]
按照封建宗法制,臣下在君主面前,不论自称或他称,一律称名,而不得尊称,谓之“君前臣名”。《礼记·曲礼上》:“父前子名…
大成至圣先师 [ dà chéng zhì shèng xiān shī ]
清 代所定 孔子 尊号。明 嘉靖 九年,尊 孔子 为“至圣先师”。清 顺治 二年,更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见《清…
大兵 [ dà bīng ]
人数多,声势大的军队大兵压境旧时对士兵的俗称,现称普通士兵指清兵,清人撰文必作此称,以示尊敬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
诸父 [ zhū fù ]
(一)、古代天子对同姓诸侯、诸侯对同姓大夫,皆尊称为“父”,多数就称为“诸父”。(二)、指伯父和叔父。
诸舅 [ zhū jiù ]
(一)、古代天子对异姓诸侯、诸侯对异姓大夫,皆尊称为“舅”,多数就称为“诸舅”。(二)、母亲的弟兄们。
瓷尊 [ cí zūn ]
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宋以后瓷尊盛行,用…
改恶向善 [ gǎi è xiàng shàn ]
改恶向善 ◎ 改恶向善 gǎi’è-xiàngshàn[rem…
大雄 [ dà xióng ]
(1).梵文Mahavīra(摩诃毗罗)的意译。原为古 印度 耆那教对其教主的尊称。佛教亦用为 释迦牟尼 的尊号。《…
大姊 [ dà zǐ dà jiě ]
称谓。用以称姊妹中最年长者。《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武帝下车泣曰:『嚄!大姊,何藏之深也!』」尊称同辈中较长的…
诋欺 [ dǐ qī ]
毁谤丑化。《汉书·王尊传》:“劾奏 尊 ‘妄詆欺非谤赦前事,猥歷奏大臣,无正法,饰成小过,以涂污宰相’。” 晋 袁宏…
文斾 [ wén pèi ]
(一)、亦作“文旆”。有文采的旌旗。用为仪仗。(二)、引伸为称对方的敬词。犹尊驾、大驾。
慈心三昧 [ cí xīn sān mèi ]
慈心三昧又称慈三昧、白光明慈三昧、大慈三昧,或称慈心观。是大乘菩萨修慈悲行的根本。即去除妄念杂虑、远离嗔恚怨憎之念,…
学长 [ xué zhǎng ]
(一)、对同学的尊称。特别是对于年龄小于己而学识高于己的同学的称呼。(二)、旧时大学分科及预科的主任称学长。长(zh…
三清弟子 [ sān qīng dì zǐ ]
指道教弟子。三清,系道教所尊的三位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道书说此三神居天外仙境,称三清境,…
灵心 [ líng xīn ]
(一)、神灵的心意。(二)、大自然的意志。(三)、对帝王心意的尊美之称。(四)、聪慧的心灵。
公祖 [ gōng zǔ ]
(一)、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明清。(二)、复姓。
明府 [ míng fǔ ]
(一)、犹言大府、官府。(二)、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三)、汉亦有以“明府”称县令,唐以后多用以专…
事分 [ shì fēn ]
职分;名分;身分。 唐 元稹 《叙奏》:“经制度,明利害,区邪正,辨嫌惑,存之则事分著,去之则是非泯。” 宋 王禹偁…
大翁 [ dà wēng ]
对海船上舵手的尊称。明 陶宗仪《辍耕录·长年》:“吾乡称舟人之老者曰长老……《古今诗话》谓 川峡 以篙手为三老,乃推…
目犍连 [ mù qián lián ]
人名。全名为摩诃目犍连。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古印度摩揭陀国土舍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以神通第一着…
辅理 [ fǔ lǐ ]
辅助协理。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黑猿图》:“念卿辅理之勤,宜与同之,特用颁赐,以见朕意。”《清史稿·睿忠亲王…
边罪 [ biān zuì ]
佛教语。指僧人犯淫、盗、杀人、大妄语等四重罪。犯此罪者为佛海边外人,不堪重入净戒之海,故称。见 唐 道宣 《四分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