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罏 [ xiù lú ]
见“ 袖炉 ”。
袖炉 [ xiù lú ]
亦作“袖罏”。一种熏衣烤手用的小烘炉。
鸭垆 [ yā lú ]
同“鸭罏”。
黄公垆 [ huáng gōng lú ]
亦作“黄公罏”。
边炉 [ biān lú ]
亦作“边罏”。火锅的别称。
風罏 [ fēng lú ]
即风炉。唐 宋 时用来烹茶的器具。唐 陆羽《茶经·器》:“风罏,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本作“风炉”。宋 韩驹《谢…
鸭炉 [ yā lú ]
亦作“鸭罏”。古代熏炉名。形制多作鸭状,故名。
竹炉 [ zhú lú ]
亦作“竹罏”。一种外壳为竹编、内安小钵、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酒罏 [ jiǔ lú ]
即酒垆。(罏lú:同“垆”,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借指酒肆、酒店。)。
酒垆 [ jiǔ lú ]
(一)、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 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軺…
大袖 [ dà xiù ]
大袖(top sleeve〕指两片袖结构中较大的袖片,也称外袖。
振袖 [ zhèn xiù ]
和服的一种。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大振袖为正礼服,必入五纹;中振袖为准礼服,可以入三纹或一纹;小振…
金鹤罏 [ jīn hè lú ]
黄金制鹤形香炉。 清 钱谦益 《经筵记事》诗之八:“金鹤罏然异域香,侍臣却立正相望。”自注:“金鹤香炉下,展书官对立…
半臂 [ bàn bì ]
短袖或无袖上衣。
袖套 [ xiù tào ]
套袖。通常戴时松垂于另外一只衣袖外面的袖子。
绀蓝 [ gàn lán ]
广州话,意思除了上袖(即装袖)外,还有整个袖子(特指袖头)部位的意思。
套袖 [ tào xiù ]
套在衣袖外面的、单层的袖子,作用是保护衣袖。
拂袖 [ fú xiù ]
把衣袖一甩(旧时衣袖较长),表示生气:拂袖而去。
修袖 [ xiū xiù ]
长袖也。与修袖同。
袖管 [ xiù guǎn ]
(一)、袖子。(二)、袖口。
侈袂 [ chǐ mèi ]
广袖;大袖。古代官服皆为大袖。故以“侈袂”借指入仕。
袖珍 [ xiù zhēn ]
属性词。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的:袖珍本。袖珍词典。袖珍收音机。
拂袖而去 [ fú xiù ér qù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衬衫袖口 [ chèn shān xiù kǒu ]
指装袖头的小袖口。
挥袂生风 [ huī mèi shēng fēng ]
袂:衣袖;挥袂:拂袖。挥动衣袖,平地生风。形容意气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