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联袂 [ bǐ jiān lián mèi ]
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
束手旁观 [ shù shǒu páng guān ]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逢衣 [ féng yī ]
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穿。
袖章 [ xiù zhāng ]
套在袖子上表示身份或职务的标志。
清风两袖 [ qīng fēng liǎng xiù ]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为官清廉。也作“两袖清风”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m…
攘袂引领 [ rǎng mèi yǐn lǐng ]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狐袖 [ hú xiù ]
狐的毛皮制成的衣袖。指贵重的服饰。
百花魁 [ bǎi huā kuí ]
(一)、指梅花。亦喻文坛领袖。(二)、借喻美女。
神上使 [ shén shàng shǐ ]
东汉 黄巾军领袖 张曼成 起兵时的称号。
短衣窄袖 [ duǎn yī zhǎi xiù ]
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中国衣冠,自 北齐 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緑短衣,长靿…
缝衣浅带 [ féng yī qiǎn dài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朔党 [ shuò dǎng ]
宋 元祐 三朋党之一。主要人物有 刘挚 、 梁焘 、 王岩叟 、 刘安世 等,皆北方人,故称。 宋 王应麟 《小学绀…
棉手闷子 [ mián shǒu mèn zǐ ]
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长袖 [ cháng xiù ]
(一)、长的衣袖。多指舞衣。(二)、借指歌舞妓。
旁观 [ páng guān ]
置身局外,在一边看:冷眼旁观。袖手旁观。
褪膊 [ tùn bó ]
脱去衣袖,露出胳膊。《水浒传.第四回》:「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搧着两个膀子上…
袖箍 [ xiù gū ]
袖箍是一种环绕在手臂的环形布带,通常是在团体组织里,执勤者在执行任务时佩戴的饰物,也称为臂环、臂章或袖章。在军队中,…
举袂成云 [ jǔ mèi chéng yún ]
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形容人多力量大。
缝掖 [ fèng yè ]
亦作“缝腋”。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亦指儒者。
斗篷 [ dǒu peng ]
(一)、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二)、斗笠。
手袂 [ shǒu mèi ]
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恋不舍之情。
油渍 [ yóu zì ]
粘在衣物等上的油垢:袖子上有块油渍。
坎肩 [ kǎn jiān ]
不带袖子的上衣(多指夹的,棉的,毛线织的)。
奋袖 [ fèn xiù ]
亦作“奋褎”。挥动衣袖。常用以表示情绪激动。
攘臂嗔目 [ rǎng bì chēn mù ]
捋袖伸臂,瞪着眼睛。比喻人发怒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