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减 [ zhuī jiǎn ]
谓减轻已确定的罪刑。《唐律·贼盗·部内容止盗者》:“限外能捕获,追减三等。” 长孙无忌 疏议:“称追减者,虽结正讫,…
楚毒备至 [ chǔ dú bèi zhì ]
楚毒:古代炮硌之刑;备:尽,全。指使用各种刑罚。
黥墨 [ qíng mò ]
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汉 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大板 [ dà bǎn ]
古代刑律有笞刑、杖刑, 清 代笞、杖分别折合为小板、大板、照数折责。《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四府问道:‘前日巡道老…
断脊 [ duàn jǐ ]
腰斩。古代的一种酷刑。参阅《商君书·赏刑》。
施刑 [ shī xíng ]
(一)、行刑。(二)、弛刑,赦罪。亦指获赦者。
狱谳 [ yù yàn ]
(一)、刑狱议罪。(二)、刑狱议罪的法令。
刑者 [ xíng zhě ]
(一)、受刑的人。(二)、特指受宫刑的人。
刑赏 [ xíng shǎng ]
刑罚与奖赏。《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刑赏,以驭其威。” 贾公彦 疏:“谓有罪刑之,有功赏之。”《北史·杜弼传》:…
伊勒希布 [ yī lè xī bù ]
辽刑部尚书曰伊勒希布。清、梁章钜《称谓录·刑部·伊勒希布》:「辽称刑部尚书曰伊勒希布。」
政刑 [ zhèng xíng ]
政令和刑罚。《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谓 郑庄公 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新唐书·王缙传》:“大历 政刑…
深文峻法 [ shēn wén jùn fǎ ]
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深刑 [ shēn xíng ]
犹严刑。《汉书·元帝纪》:“夫上失其道,而绳下以深刑,朕甚痛之。”《南史·袁彖传》:“若陷以深刑,实伤为善。” 唐 …
凌迟重辟 [ líng chí zhòng bì ]
凌迟:即剐刑,古代的一种酷刑;重辟:即大辟,古指死刑。先砍断罪犯的肢体,然后再割断咽喉,使犯人受尽痛苦而死。也泛指死…
刑臣 [ xíng chén ]
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行者甚众,岂唯刑臣。”《汉书·五行志上》:“刑臣…
剑树刀山 [ jiàn shù dāo shān ]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剕刑 [ fèi xíng ]
古代五刑之一,断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 穆王 要化私为公,定出赎刑条例。墨刑黄铜…
刀山剑树 [ dāo shān jiàn shù ]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髡刑 [ kūn xíng ]
亦作“髠刑”。古代一种剃去罪人须发的刑罚。
利日 [ lì rì ]
即合刑杀之日也。《周礼·秋官·乡士》:「协日刑杀。」注:「协,合也。若今时望后利日也。」疏:「利日,即合刑杀之日。」
刑徒 [ xíng tú ]
(一)、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 使者如 梁,孙臏…
决罚 [ jué fá ]
(一)、亦作“决罚”。指杖刑。用棍棒等拷打罪犯的刑罚。亦指施杖刑。(二)、用棍棒等拷打来惩罚。
断覆 [ duàn fù ]
对刑事案件的断罪及复核。语本《宋史·刑法志一》:“建隆 三年,令诸州奏大辟案,须刑部详覆。寻如旧制,大理寺详断,而后…
刑法志 [ xíng fǎ zhì ]
旧时纪传体断代史中以综述刑法为内容的篇目。 汉代 班固 的《汉书》首创这种体制,后来各代史书多数沿用。或称《刑罚志》…
逼供 [ bī gòng ]
用酷刑或威胁等手段强迫受审人招供:严刑逼供。
【词语拼音】wài xíng
【词语解释】施于身体表面的刑罚。《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参见“ 内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