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戒 [ shuō jiè ]
佛教语。每月月半、月底集合众僧讲说戒律。犯有过失者,亦在此时忏悔。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恒 曲次东有 瞻…
道像 [ dào xiàng ]
道教始祖 老子 的像。《宣和遗事》前集:“政和 三年夏四月,玉清 和阳宫 成,即 福寧殿 东诞圣之地作宫,至是成,奉…
宜春院 [ yí chūn yuàn ]
唐 长安 宫内官妓居住的院名。开元 二年置,在京城东面东宫内,东京(洛阳)也有 宜春院,宝应 元年毁于兵火。唐 崔令…
徐福岛 [ xú fú dǎo ]
指 秦 代方士 徐福 到 东海 去寻找的三神山。或谓即指今 日本。在 日本 纪伊新宫山,尚有 徐福 墓的遗迹。
行主 [ xíng zhǔ ]
(一)、古代出师时载在斋车中的随军神主。(二)、主持行旅之事的人。(三)、犹言行东;雇主。
帝友 [ dì yǒu ]
古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主刺举,戒不虞……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
覆映 [ fù yìng ]
笼罩。《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三十年春正月乙亥朔,会羣臣於 太极前殿,有青黑气从东南来,覆映宫上。”
中宫 [ zhōng gōng ]
(一)、指北极星所在的区域。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司马贞…
上清宫 [ shàng qīng gōng ]
(一)、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观之一。在 江西 贵溪县 上清镇。唐 代名 真仙观,宋 大中祥符 时改 上清观,政和 中改 …
龙刀 [ lóng dāo ]
(一)、《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晋张敞《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龙头金缕交刀四。”后因称剪刀为龙刀。(二)、指宝刀,…
供送 [ gòng sòng ]
供给传送。《新唐书·食货志二》:“小人因宫市为姦,真伪难辨,宜下府县供送。”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贫下人…
东堂 [ dōng táng ]
(一)、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鉞,立于西堂。”唐 王维…
东寺 [ dōng sì ]
古代东宫官署率更寺的别称。掌宗族、礼乐、刑罚及漏刻。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入东寺而掌壶,处南臺…
律纪 [ lǜ jì ]
纪律。汪东《革命今势论》第三:“去年 萍 醴 之师,今岁 钦 廉 之役,无西无东,皆濡丹染墨,以为纪载,赞嘆其军律纪…
宫烛分烟 [ gōng zhú fēn yān ]
唐韩翃《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后遂用“宫烛分烟”指代寒食节。…
军禁 [ jūn jìn ]
军中的禁令。《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
玉虚 [ yù xū ]
(一)、仙宫。道教称玉帝的居处。(二)、喻洁净超凡的境界。(三)、岩洞名。在湖北省秭归县东十里。(四)、龟的别名。
九师 [ jiǔ shī ]
(一)、《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淮南王 安 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説。”因称《易经》学者为“九师”。…
府僚 [ fǔ liáo ]
王府或府署辟置的僚属。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冲觉寺》:“﹝ 清河王 ﹞ 懌 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輳,府…
卑庳 [ bēi bì ]
低下,不高。《左传·襄公三一年》:“宫室卑庳,无观臺榭。”唐 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然以为律体卑庳,格力不扬,苟…
连昌宫 [ lián chāng gōng ]
宫殿名。唐高宗 显庆 三年所建,故址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唐 元稹《连昌宫词》:“连昌宫 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八合识 [ bā hé shí ]
蒙古语中的突厥语借词,义为师父,源于古汉语“博士”。常见于 元 代典籍。《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三五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
僞师 [ wěi shī ]
(一)、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军队。《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吴 夷凶侈,伪师畏逼,将乘讎衅,席捲南极。”张铣 注…
白足禅师 [ bái zú chán shī ]
即白足和尚。唐李商隐《上河东公启》之三:“彼则传之於赤髭疏主,示之於白足禪师。”参见“白足和尚”。
三雍 [ sān yōng ]
亦称“三雍宫”。汉 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汉书·河间献王传》:“武帝 时,献王 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詔策…
【词语拼音】dōng gōng sān shī
【词语解释】古代辅导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官的合称。《通典·职官十二》:“后魏有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东宫三师。”亦称“东宫三太”。《文献通考·职官十四》:“后魏有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东宫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