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 [ mǎ xì tuán ]
以大象、狮、虎各类动物杂技、空中飞人、马术等表演,供大众观看娱乐的杂技团。也称为「马戏班」。
布老虎 [ bù lǎo hǔ ]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
义兴 [ yì xīng ]
(一)、今江苏宜兴。(二)、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麋鹿志 [ mí lù zhì ]
隐逸之志。谓立志隐居山林,与麋鹿为伍。 唐 李白 《山人欢酒》诗:“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宿止 [ sù zhǐ ]
住宿。《东观汉记·孝德皇传》:“上移幸 北宫 章德殿 ,讲 白虎观 , 庆 得入省宿止。”《后汉书·张禹传》:“ 新…
青鸦 [ qīng yā ]
乌鸦。元 成廷珪《至正二十一年春留题平远堂》诗:“荒坟无人见白虎,新城有树啼青鸦。”
白虎图腾 [ bái hǔ tú téng ]
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
燕颔虎须 [ yàn hàn hǔ xū ]
燕颔虎须(燕頷虎鬚) 形容相貌威武。《三国演义》第一回:“ 玄德 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頷虎鬚,声若巨雷,…
斗转参斜 [ dǒu zhuǎn cān xié ]
斗:北斗星;参:星名,28宿之一,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北斗转向,参星横斜。指天快亮的时候。
白帢 [ bái qià ]
亦作“白幍”。白色便帽。晋 张华《博物志》卷九:“汉 中兴,士人皆冠葛巾。建安 中,魏武帝 造白帢,於是遂废。”清 …
坐山观虎鬭 [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
比喻暂不介入各方间的争斗,俟机从中渔利。语出《史记·张仪列传》:“ 庄子 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
本象 [ běn xiàng ]
亦作“ 本像 ”。原形。《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白虎精传》:“虎精变作妇人体,化其本像喫生人。”《西游记》第六…
七白膏 [ qī bái gāo ]
七白膏传统的东方审美观以白为美,从古至今,人们对白皙肌肤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白足高僧 [ bái zú gāo sēng ]
即白足和尚。宋苏轼《赠江州景德长老》诗:“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参见“白足和尚”。
白渠 [ bái qú ]
(一)、汉 宫观名。《太平御览》卷一七九:“﹝ 汉 宫殿﹞有 临仙观 …… 白渠观。”(二)、汉 代 关中 平原的人…
四神 [ sì shén ]
(一)、指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二)、指南海祝融、北海玄冥、东海勾芒、西海蓐收四神。
蝇虎 [ yíng hǔ ]
蜘蛛的一种。体小脚短,色白或灰,不结网。常在墙壁上捕食苍蝇和其他小虫。俗称苍蝇老虎。
月下白 [ yuè xià bái ]
菊花的品种之一。花青白,如月下观之,故名。
东北虎 [ dōng běi hǔ ]
产于我国东北 小兴安岭、长白山 等处的一种虎。体型大,毛色较淡。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细黠 [ xì xiá ]
精细狡黠。 宋 秦观 《寄陈季常》诗:“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鷂。”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诗:“纵横闻虎豹,细黠玩鼯…
陷谏 [ xiàn jiàn ]
勇于规劝。《初学记》卷十八引 汉 班固 《白虎通》:“陷諫者,义也,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不避丧身。”
青龙幡 [ qīng lóng fān ]
绘有龙形的青色旗幡。代表东方。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信幡,古之徽号也…… 魏 朝有青龙幡、朱雀幡、元武幡、…
应德 [ yìng dé ]
谓应验帝王的德政。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后汉书·陆康…
绣虎 [ xiù hǔ ]
《类说》卷四引《玉箱杂记》:“ 曹植 七步成章,号绣虎。”绣,谓其词华隽美;虎,谓其才气雄杰。后遂以“绣虎”称擅长诗…
西奎 [ xī kuí ]
西方的奎宿。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颗,即仙女座九星和双鱼座七星。
【词语拼音】bái hǔ guān
【词语解释】汉宫观名。在 未央宫 中。《后汉书·章帝纪》:“﹝ 建初 四年十一月壬戌﹞於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 白虎观 ,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如 孝宣 甘露 、 石渠 故事,作《白虎议奏》。” 清 曹寅 《哭东山修撰》诗:“辉煌 白虎观 ,灭没青藜枝。”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石经》:“ 汉灵帝 时,立‘五经’石碑於 白虎观 , 蔡邕 等为之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