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切 [ kè qiē ]
苛刻严厉;尖刻。《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宣 语虽刻切,上以 宣 名儒,优容之。”宋 王安石《张刑部诗序》:“…
法我见 [ fǎ wǒ jiàn ]
佛教语。“二我见”之一。谓凡夫不知“性空”之理,执着一切事物有真实体性的妄见。
洋泾浜英语 [ yáng jīng bāng yīng yǔ ]
洋泾浜,旧上海租界地名。「浜」特定读成。洋泾浜英语原指旧时在该地区的洋行职员、小贩、人力车夫等混杂上海话的蹩脚英语。…
切响浮生 [ qiè xiǎng fú shēng ]
切响:仄声;浮声:平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也泛指音韵的纤细低沉和洪亮高亢。
聱屈 [ áo qū ]
拗口难读。 清 孙梅 《四六丛话》卷三二:“其声切无一字之聱屈,其抽对无一语之偏枯。”
该遍 [ gāi biàn ]
宽广,包容一切。《朱子语类》卷七二:“ 武王 不泄邇,不忘远,是其心量该遍,故周流如此。”
肃启 [ sù qǐ ]
(一)、敬启。书札用语。如:肃启者:顷接训示,敬悉种切。(二)、用于署名之末。如:某某肃启。
瘏口 [ tú kǒu ]
犹苦口。不辞繁劳、反复恳切地说。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原谓口舌劳累致病。
藏识 [ cáng shí ]
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清静无为 [ qīng jìng wú wéi ]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假合 [ jiǎ hé ]
(一)、聊为凑合。(二)、佛教语。谓一切事物均由众缘和合而成,暂时聚合,终必离散。
一切有情 [ yī qiè yǒu qíng ]
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大般若经》卷五七八:“一切有情种种希愿,随其无罪,皆能满…
葭思 [ jiā sī ]
“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中常用作对人怀念的套语。语本《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咕哧 [ gū chi,gū chī ]
[ gū chi ](一)、〈拟〉脚踩在泥水里的声音。(二)、〈动〉小声交谈或自言自语。[ gū chī ]gū c…
倒挂金钩 [ dào guà jīn gōu ]
武术上称利用脚背钩挂在横木上,身体往下倒悬的姿势。大多用来窥探室内的动静。足球术语中指遇球迎面而来时,身体往后仰翻,…
万缘俱净 [ wàn yuán jù jìng ]
万缘:佛家语,一切事物皆由缘而生;俱:都;净:干净,没有剩余。指什么念头都没有了。
肃啓 [ sù qǐ ]
(一)、敬启。书札用语。如:肃启者:顷接训示,敬悉种切。(二)、用于署名之末。如:某某肃启。
词不逮理 [ cí bù dài lǐ ]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悉昙学 [ xī tán xué ]
日本佛教用语。即指有关悉昙字母、连音法(切继)、名词形容词(苏漫多声)、动词的修习。
书画同源 [ shū huà tóng yuán ]
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
讲切 [ jiǎng qiē ]
讲习切磋。宋 彭龟年《恭书潜邸赐所题梁焘奏语后跋》:“臣仰惟陛下天纵高明,孜孜务学,凡所讲切,必极体要。”明 胡居仁…
饥寒交切 [ jī hán jiāo qiē ]
jī hán jiāo qiè 饥寒交切(饑寒交切) 飢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饥,通“ 飢 …
根脚 [ gēn jiǎo ]
植物或建筑物根基。唐.李咸用〈小松歌〉:「庭闲土瘦根脚狞,风摇雨拂精神醒。」事物的基础。《朱子语类.卷一二一.训门人…
法缘 [ fǎ yuán ]
(1).佛教语。谓一切法皆由因缘而生,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涅槃经·梵行品》:“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
前人失脚後人把滑 [ qián rén shī jiǎo hòu rén bǎ huá ]
犹言惩前毖后也。清、瞿灏《通俗编·身体·前人失脚后人把滑》:「《余冬序录·今世俚语》即汉谚前车覆后车戒之意也。」
【词语拼音】qiē jiǎo yǔ
【词语解释】以切音之字代正字之语也。《容斋三笔·卷第十六》:「世人语音有以切脚而称者,亦闲见之于书史中,如以蓬为勃笼、盘为勃阑、铎为突落、叵为不可、团为突栾、钲为丁宁、顶为滴、宁角为矻落、蒲为勃卢、精为即零、螳为突郎、诸为之乎、旁为步廊、茨为蒺藜、圈为屈挛、锢为骨露、窠为窟驼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