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拿 [ lóng ná ]
龙腾起捉物貌。形容山势起伏蜿蜒。
抑扬顿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伏暅 [ fú gèng ]
梁人,曼容之子,字玄曜。仕齐,为鄞县令,武帝时授五经博士。见《梁书·卷五十三》。
伏尸流血 [ fú shī liú xuè ]
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畏敬 [ wèi jìng ]
尊敬;敬重。《礼记·大学》:“﹝人﹞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身轻如燕 [ shēn qīng rú yàn ]
形容词。比喻身体轻盈,最初意义带有指身材瘦削轻盈而姿态曼妙的含义在里面。
含红 [ hán hóng ]
犹含泪。红,红泪,指女子的眼泪,因浸着脂粉故变红。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九章:“余略引目视 静子 ,玉容瘦损,…
波浪滔滔 [ bō làng tāo tāo ]
形容波浪此起彼伏的效果,而且波浪不小。
游溢 [ yóu yì ]
浮现、洋溢。 苏曼殊 《婆罗海滨遁迹记》:“ 不慧 於烛影下覘吾梵裔仪容,朴诚之气游溢眉宇。”
化若偃草 [ huà ruò yǎn cǎo ]
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心中荡漾 [ xīn zhōng dàng yàng ]
心中荡漾就是心中起伏动荡,形容感情充沛。
鸢肩鹄颈 [ yuān jiān hú jǐng ]
如鸢之耸肩,如鹄之伸颈。形容伏案苦思的样子。
发奸擿伏 [ fā jiān tī fú ]
揭发隐藏的坏 人坏事。形容吏治精明。《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擿(tī):揭发。伏:隐瞒的坏事。
鸟伏兽穷 [ niǎo fú shòu qióng ]
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向风靡然 [ xiàng fēng mǐ rán ]
向风:闻风仰慕;靡然:倒伏的样子。形容人们倾心向往
波澜老成 [ bō lán lǎo chéng ]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鹿伏鹤行 [ lù fú hè xíng ]
像鹿那样潜伏,像鹤一样飞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狐潜鼠伏 [ hú qián shǔ fú ]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颠连 [ diān lián ]
(一)、困苦:颠连无告。(二)、形容连绵不断:群山颠连起伏。
昼出夜伏 [ zhòu chū yè fú ]
昼伏夜出意思是:白天睡眠,夜间活动。大多形容于动物。
伏龙 [ fú lóng ]
(1).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六:“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参见“ 伏龙凤雏…
马爬 [ mǎ pá ]
如马那样趴伏。多形容向前跌倒,四肢、身体着地,摔得很重。
万壑绵延 [ wàn hè mián yán ]
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形容山峦绵延起伏,高低重叠。
情绪泛滥 [ qíng xù fàn làn ]
形容人的情绪起伏不定,如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泛滥成灾。
沉渐刚克 [ chén jiàn gāng kè ]
渐:通“潜”,潜伏;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外露,内里刚强。
【词语拼音】fú màn róng
【词语解释】梁人,滔之曾孙,字公仪。通易学,历仕宋齐二朝,后仕梁为司马,临海太守终。着有《周易》、《毛诗》、《丧服集解》及《老庄论语之义》。见《梁书·卷四十八》、《南史·卷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