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豭 [ ài jiā ]
亦作“ 艾猳 ”。老公猪。亦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语出《左传·定公十四年》:“ 衞侯 为夫人 南子 召 宋朝 ……过 …
艾虎 [ ài hǔ ]
古俗,端午日采艾制成虎形的饰物,佩戴之谓能辟邪祛秽。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掺艾虎》:“《岁时杂记》:‘端五以艾为…
恐艾症 [ kǒng ài zhèng ]
恐艾症 - 基本概述 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
罗汉钱 [ luó hàn qián ]
沪剧剧目。宗华、文牧、幸之据赵树理小说《登记》改编。叙江南某村张木匠之女艾艾与同村青年李小晚相恋,互赠小方戒与罗汉钱…
注灸 [ zhù jiǔ ]
谓艾炷。注,通“炷”。
兰艾同焚 [ lán ài tóng fén ]
兰花和艾草一起烧掉。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晋书·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伏鸾 [ fú luán ]
三国 魏 邓艾 的别号。
及艾 [ jí ài ]
指男子年满五十。艾,指五十岁。明 归有光《道难》:“而余门人 沉孝,年已及艾,有 原宪 之贫。”
艾草 [ ài cǎo ]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茎质硬。叶具香气,互生,呈长卵形,叶背密生白毛。秋天开淡黄或淡褐色花。叶揉成艾绒,可作…
橡艾 [ xiàng ài ]
橡,橡栗。艾,野蒿。借指粗粝之食。《梁书·谢朏传》:“家膺鼎食,而甘兹橡艾;世袭青紫,而安此悬鶉。”
蓬団子 [ péng tuán zǐ ]
青团。艾蒿叶糯米点心。
敏思 [ mǐn sī ]
谓才思敏捷。旧题 宋 苏轼《艾子杂说》:“艾子 意其必诗人清夜吟咏,兼爱其敏思。凌晨,冠带候謁。”
艾人 [ ài rén ]
(1).古俗,用艾蒿扎草人悬门上,以除邪气。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
艾绶 [ ài shòu ]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 汉 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劒、佩刀、紫艾綬…
卡谬 [ kǎ miù ]
关于艾伯特·卡缪(Albert Camus)
艾叶绿 [ ài yè lǜ ]
拼音:ài yè lǜ 简介 艾叶绿产于福建、浙江、辽宁,石色如同艾叶般翠绿。艾叶绿是名…
艾韠 [ ài bì ]
亦作“艾毕”。上古象刑之一。谓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韠,古代官服上的蔽膝。艾,通“刈”。
上巳日 [ shàng sì rì ]
阴历三月三日。晋、宗檩《荆楚岁时记》:「上巳日,取黍面和菜作羹,以厌时炁。」;《月令图经》:「上巳日,可采艾并蔓菁花…
体无完皮 [ tǐ wú wán pí ]
体无完皮(體無完皮) 同“ 体无完肤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徙 艾 妻子及孙於 西域 ” 裴松之 注引 晋 …
斩艾 [ zhǎn ài ]
(一)、斩刈。砍伐。《墨子·备城门》:“斩艾与此长尺,乃置窑灶中。”(二)、斩刈。斩杀。《左传·哀公二年》:“范氏、…
天师艾 [ tiān shī ài ]
宋 时端午日,都人作泥塑 张天师 像,以艾为须,称天师艾。见 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
病草 [ bìng cǎo ]
(一)、萎黄了的草。(二)、指艾蒿。
蓄艾 [ xù ài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本指蓄藏多年之艾以治久病,后以“蓄艾”…
求艾 [ qiú ài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赵岐 注:“艾可以为灸人病,乾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
年艾 [ nián ài ]
年老。五十岁叫艾。见《礼记·曲礼上》。《尚书中候》:“ 齐桓公 欲封禪,谓 管仲 曰:‘寡人日莫, 仲父 年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