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义 [ lèi yì ]
谓根据类似的事例,来说明意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龙甲 [ lóng jiǎ ]
(1).指龙马所衔之甲,上面有图谶。 唐 王维 《谢集贤学士表》:“龟图不能比其词,龙甲不足究其义。” 赵殿成 笺注…
构撰 [ gòu zhuàn ]
(一)、见“构撰”。(二)、撰著,写作。南朝 梁简文帝《善觉寺碑》:“大通 元年,龙集己酉,有令使立碑文,未获构撰。…
切情 [ qiē qíng ]
切合内心感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悵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屠龙 [ tú lóng ]
(1).《庄子·列御寇》:“ 朱泙漫 学屠龙於 支离益 ,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后因以指高超的技艺或…
畏龙 [ wèi lóng ]
见龙而惧。传说古代有个 叶公子高 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有一天,龙真的到 叶公 家里,从窗口把头…
天龙 [ tiān lóng ]
(1).天上的龙。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叶公 子高 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於是天龙闻…
朱马 [ zhū mǎ ]
指 汉 朱买臣 和 司马相如。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延年 以曼声协律,朱 马 以骚体製歌。”一说疑“朱…
白金三品 [ bái jīn sān pǐn ]
汉武帝时所铸三种银合金钱币。《史记·平準书》:“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
大皥 [ dà hào ]
亦作“大皞”。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即 伏羲氏。《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 大皥,其神 句芒。”郑玄 注:“大皥…
雕谈 [ diāo tán ]
“雕龙”和“ 谈天 ”的省称。谓擅长高谈宏辩和修饰文辞。语本《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谈天 衍 ,雕龙 奭 。” 唐…
龙舌草 [ lóng shé cǎo ]
草名。即水车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龙舌草》。英文翻译1.【医】waterplantain ottel…
前验 [ qián yàn ]
以前之徵验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标蓍龟于前验,悬鞶监于已然。」
鸡形龙 [ jī xíng lóng ]
像鸟一样的兽脚类恐龙。拉丁文中gallus是公鸡的意思,mimus是模仿者的意思。
豕彘 [ shǐ zhì ]
即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 墨翟 非儒,目以豕彘; 孟軻 讥 墨 ,比诸禽兽。”
诡丽辐辏 [ guǐ lì fú còu ]
形容诡异绮丽的文辞聚集在一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及七国献书,诡丽辐辏;汉来笔札,辞气纷纭。」
大唐之歌 [ dà táng zhī gē ]
上古唐时所拟作的歌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词达而已。」
辨约 [ biàn yuē ]
明白简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縟。” 詹鍈 义证:“《议对》篇:‘文以辨洁为能…
文曲星 [ wén qǔ xīng ]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星。旧时传说主文运。亦以指重要的文职官员及文才盖世的人。《水浒传》引首:“文曲星乃是南衙 开封…
歃辞 [ shà cí ]
歃血时宣读的盟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夫 臧洪 歃辞,气截云蜺。”
刚隘 [ gāng ài ]
刚愎褊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傅玄 刚隘而詈臺, 孙楚 狠愎而讼府。”
暐鞾 [ wěi xuē ]
光彩夺目貌。 汉 应瑒 《文质论》:“火龙黼黻,暐鞾於廊庙;衮冕旂旒,舃奕乎朝廷。”
偏解 [ piān jiě ]
片面的见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滞有者全繫於形用,贵无者专守於寂寥,徒鋭偏解,莫诣正理。” 南朝…
龙图老子 [ lóng tú lǎo zi ]
称宋名臣范仲淹。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名臣》:“范文正公以龙图阁直学士帅邠、延、涇、庆四郡,威德著闻,夷夏耸服,属户…
晴眉 [ qíng méi ]
晴日的远山。眉,眉山,借指远山。语本《西京杂记》卷二:“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清 曹寅《雨霁望龙潭诸山》诗:“…
【词语拼音】lóng wén
【词语解释】(1).龙身上的纹理,龙鳞纹。《韩诗外传》卷八:“夫凤之象,鸿前而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頷而鸡啄。” 清 戴名世 《书光给谏轶事》:“ 亨 就视之,中有物,光烁烁射人。命石工凿之,得一石龟焉,色如紫玉,身有龙文,具八卦,乃蓄於署内池中。”(2).龙形的花纹。《史记·田单列传》:“收城中得千餘牛,为缝繒衣,画以五綵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3).指如龙鳞纹的东西。(1)微波。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唐 元稹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因赠幕中诸公》诗:“龙文远水吞平岸,羊角轻风旋细尘。”(2)鱼鳞云。 明 何景明 《游猎篇》:“昨夜 昌平 入梦天,龙文赤日烧 燕 川。”(4).喻雄健的文笔。语出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明 夏完淳 《题王叔明<柴桑图>》诗:“祇今 江 左成龙文,卜历重光启中叶。”(5).喻指书法,书体。 唐 李峤 《书》诗:“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跡舒。”(6).骏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骏马名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龙文饰轡,青翰侍御。”《梁书·诸夷传·西北诸戎》:“蒲梢龙文,希入於外署。”后常以比喻才华出众的子弟。《北齐书·杨愔传》:“ 愔 从父兄黄门侍郎 昱 特相器重,曾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北史·裴宣明传》:“二子 景鸞 、 景鸿 并有逸才, 河 东呼 景鸞 为驥子,呼 景鸿 为龙文。”(7).指龙文剑。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乃使玉轴扬灰,龙文折柱。” 倪璠 注:“龙文,剑名。” 唐 骆宾王 《军中行路难同辛常伯作》诗:“百发乌号遥碎柳,七尺龙文迴照莲。” 柳亚子 《剑池瀑布》诗之二:“应有中原人望气,龙文夜夜吐光芒。”(8).《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 高诱 注:“龙舟,大舟也,刻为龙文。”因借“龙文”指刻有龙形花纹的大舟。 唐 王勃 《采莲赋》:“簫鼓发兮龙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