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境 [ míng jìng ]
(1).佛教语。谓心境合一。冥,冥合。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言即真。…
灵封 [ líng fēng ]
(一)、神仙境界。(二)、冥中辖境。
冥升 [ míng shēng ]
(一)、《易·升》:“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孔颖达疏:“冥升者,冥犹暗也,处升之上,进而不已,则是虽冥犹升也。…
冥漠之乡 [ míng mò zhī xiāng ]
指天庭或地府。也比喻最高境界。同“冥漠之都”。
冥漠之都 [ míng mò zhī dōu ]
冥漠之都 亦称“ 冥漠之乡 ”。1.指天庭或地府。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南斗醮词》:“洗心依冥漠之都,潜希懺罪;稽…
静虑 [ jìng lǜ ]
(一)、涤除一切杂念。(二)、静心思考。(三)、佛教语。犹禅定。谓坐禅时住心于一境,冥想妙理。
阴诛 [ yīn zhū ]
冥冥之中受到诛罚。
玄感 [ xuán gǎn ]
冥冥中的感应、感觉。
半虚空 [ bàn xū kōng ]
指冥中,冥界。
鸿飞冥冥 [ hóng fēi míng míng ]
鸿雁飞向遥远的天空。比喻远避祸患。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 冥冥:高远。
阴空 [ yīn kōng ]
暗中,冥冥之中。
窈窈冥冥 [ yǎo yǎo míng míng ]
窈窈冥冥 (1).微妙精深貌。《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素问·徵四失论》:“呜呼…
冥冥 [ míng míng ]
(一)、昏暗:暮色冥冥。(二)、愚昧无知;昏昧。(三)、渺茫;高远:鸿飞冥冥。(四)、指阴间。
阴谴 [ yīn qiǎn ]
冥冥之中受到责罚。
阴戮 [ yīn lù ]
在冥冥之中受惩罚。
阴责 [ yīn zé ]
旧谓损阴德者于冥冥中受谴责。
鸿冥 [ hóng míng ]
(一)、见“鸿飞冥冥”。(二)、指高空。
冥凌 [ míng líng ]
《楚辞·大招》:“冥凌浹行,魂无逃只。”王逸 注:“冥,玄冥,北方之神也。凌犹驰也。”后因称北方之神为“冥凌”。按《…
冥心 [ míng xīn ]
(1).泯灭俗念,使心境宁静。《魏书·逸士传序》:“冥心物表,介然离俗,望古独适,求友千龄,亦异人矣。” 唐 修雅 …
民烦 [ mín fán ]
冥顽。指昏乱、不明事理的人。民,通“冥”。
风雨晦冥 [ fēng yǔ huì míng ]
风雨晦冥(風雨晦冥) 见“ 风雨晦暝 ”。
冥道 [ míng dào ]
冥界。
飞鸿冥冥 [ fēi hóng míng míng ]
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冥路 [ míng lù ]
(1).冥途。《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魂魄飘流冥路间,若问三涂何处苦?咸言五道鬼门关。” 宋 柳永 …
混溟 [ hùn míng ]
见“ 混冥 ”。
【词语拼音】míng jìng
【词语解释】(1).佛教语。谓心境合一。冥,冥合。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言即真。”(2).佛教语。犹冥界。 唐 李峤 《为魏国北寺西寺请迎寺额表》:“弘济深於冥境,薰脩入於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