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擢 [ xián zhuó ]
十二律中太簇律的第十九律。参阅《隋书·律历志上》。
吕律 [ lǚ lǜ ]
我国古代乐律有阳律、阴律各六,合为十二律。阳六曰律,阴六曰吕;合称律吕或吕律。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声调从吕…
律历 [ lǜ lì ]
亦作“律歷”。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五戒 [ wǔ jiè ]
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牛顿 [ niú dùn ]
(一)、伊萨克·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主要贡献是总结出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
假对律 [ jiǎ duì lǜ ]
用假对之律诗。宋、邵博《闻见后录》:「诗家有假对律,曰:『牀头两瓮地黄酒,架上一封天子书。又三人铛脚坐,一夜掉头吟。…
法拉第 [ fǎ lā dì ]
◎ 法拉第 Fǎlād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
泰蔟 [ tài cù ]
即太蔟。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音吕 [ yīn lǚ ]
音律。吕,律吕,阳六为律,阴六为吕。
国徽 [ guó huī ]
由一个国家的宪法或专门法律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行政法 [ xíng zhèng fǎ ]
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有关行政管理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检察与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
律例 [ lǜ lì ]
法律和判例。补充成文法律的犹太口传法律或成文和口传法律的总称或任何特别法律,或法律古抄本说明的总体。
身分证 [ shēn fèn zhèng ]
在一个国家居住或在该国内旅行的人携带的为该国法律所要求的身分证明文件。
月律 [ yuè lǜ ]
古乐分十二调,为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相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后汉书·顺帝纪》:“﹝ 阳嘉…
宪律 [ xiàn lǜ ]
法律,律令。
崒嵂嵂 [ zú lǜ lǜ ]
见“崒律律”。
凤响 [ fèng xiǎng ]
凤律,音律。
九章律 [ jiǔ zhāng lǜ ]
汉初的法律。高祖时,萧何参考取摭《秦法六律》制定而成。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法纪 [ fǎ jì ]
法律与纪律的合称。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而纪律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如党的纪律只约束党员。
公民投票 [ gōng mín tóu piào ]
亦称“全民投票”。亦称“全民公决”。通过公民直接投票来批准法律,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政治制度、国家领土的变更或国家独立…
优波罗忏 [ yōu bō luó chàn ]
?upalaksa音译。译曰律。《四分律开宗记一本》:「言律藏者,梵云优波罗忏,此译为律。律,则法也。非法无以肃威仪…
纪律教育 [ jì lǜ jiào yù ]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养成遵守纪律习惯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觉抵制…
军事禁区 [ jūn shì jìn qū ]
指根据军事需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划定的由军队控制的、不得擅自进入的范围、区域。
律坐 [ lǜ zuò ]
亦作“律座”。见“律座”。
钟律 [ zhōng lǜ ]
(一)、音律。(二)、原指编钟十二律,后泛指音律。
【词语拼音】lǜ jiā
【词语解释】指研究佛教经义的人。 清 恽敬 《<楞伽经>续书后》:“夫知之体,宏深浩渺如是。若於能之体尺寸推之,必有可敌《楞伽》斯义者,而惜乎律家所言不能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