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 [ gé lán ]
见“格兰姆”。
金兰盟 [ jīn lán méng ]
“金兰”二字语出《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所以金兰之契比喻朋友间的同心合意、生死…
徵言 [ zhēng yán ]
验证言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将覈其论,必徵言焉。”《梁书·沉约传》:“徒徵言於石椁,遂延灾于金缕。…
龙兰 [ lóng lán ]
兰的一种。
芝室 [ zhī shì ]
见“芝兰室”。
浴兰 [ yù lán ]
见“浴兰汤”。
回教 [ huí jiào ]
伊斯兰教
兰桂腾芳 [ lán guì téng fāng ]
兰桂:芝兰和丹桂,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名。比喻子孙显贵发达。
红毛番 [ hóng máo fān ]
原指占据台湾的荷兰人。《明史.卷三二五.外国传六.和兰传》:「和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后泛称欧洲人。也作「红…
石兰 [ shí lán ]
(1).香草名。即山兰。兰草的一种。《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王逸 注:“石兰,香草。…
真有 [ zhēn yǒu ]
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概念。即指伊斯兰教所信奉的独一真主。
玄符 [ xuán fú ]
天符,符命。谓上天显示的瑞徵。
季兰 [ jì lán ]
古少女名或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 尸之,敬也,敬可弃乎?”清 刘书年《刘…
全思诚 [ quán sī chéng ]
明上海人,字希肾。洪武中,徵耆儒,官文华殿大学士。见《明史·卷一百三十七》、《国朝献徵录·卷十二》、《明人小传·卷一…
翡翠兰苕 [ fěi cuì lán tiáo ]
翡翠,一种羽色美丽的小鸟。兰苕,指兰花和苕花,均为香草。翡翠兰苕用以形容文彩艳丽,纤小娟媚的诗风。唐.杜甫〈戏为六绝…
兰夜 [ lán yè ]
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习称是月七日之夜为“兰夜”。南朝 齐 谢朓《七夕赋》:“嗟兰夜之难永,泣会促而怨长。”…
靖节徵士 [ jìng jié zhēng shì ]
即陶潜。东晋大诗人。字元亮,私谥靖节徵士。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询诸友好,宜…
恶徵 [ è zhǐ ]
不祥的征兆。 汉 王充 《论衡·感类》:“灾变恶徵,何为至乎?”《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 唐 孔颖达 疏:“…
恶征 [ è zhēng ]
不祥的征兆。汉 王充《论衡·感类》:“灾变恶徵,何为至乎?”《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唐 孔颖达 疏:“皆以恶…
宰牲节 [ zǎi shēng jié ]
伊斯兰教重要节日之一,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这一天,伊斯兰教徒要宰牛、羊、骆驼等献礼。也叫古尔邦节或牺牲节。
芷兰 [ zhǐ lán ]
芷和兰。皆香草名。《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於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兰薰 [ lán xūn ]
兰之馨香。喻人德行之美。南朝 宋 颜延之《祭屈原文》:“兰薰而摧,玉縝则折。”《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颜 冉…
追征 [ zhuī zhēng ]
(一)、追徵:(一)、亦作“追征”。催迫征收。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有者皆已输纳,无者徒被追徵。”清 …
僧伽罗 [ sēng jiā luó ]
僧伽罗是斯里兰卡古代名称,来自梵语古名Simhalauipa(驯狮人),《梁书》称狮子国。《大唐西域记》作僧伽罗,即…
兰亭 [ lán tíng ]
(一)、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词语拼音】zhēng lán
【词语解释】谓取验于兰。语出《左传·宣公三年》:“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儵 。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既而 文公 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 ,名之曰 兰 。” 杜预 注:“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赐兰为怀子月数。”遂用为典故,以称人有贵子。 唐 元稹 《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 王承宗 母 燕国 太夫人 吴氏 , 鲁 文在手, 燕 梦徵兰,道以匡夫,仁以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