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 [ kū gǔ ]
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头。
断骨 [ duàn gǔ ]
骨头折断。比喻极其悲伤。
剔骨 [ tī gǔ ]
从大块肉中剔除出骨头
厓厓 [ yá yá ]
骨头突露的样子。形容消瘦。
乳突 [ rǔ tū ]
颞骨乳突部的乳头状突起。
骨折 [ gǔ zhé ]
由于外伤或骨组织的病变,骨头折断、变成碎块或发生裂纹。
脊背 [ jǐ bèi ]
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
毛骨森竦 [ máo gǔ sēn sǒng ]
毛:头发和汗毛;骨:脊背。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恐惧
肉瘤 [ ròu liú ]
骨头、淋巴组织、造血组织等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如骨肉瘤。
鱼乙 [ yú yǐ ]
指鱼目旁呈乙字状的骨头。
枕髁 [ zhěn kē ]
位于头骨与第一颈椎相接处,可使头部自由活动。
頟骨 [ é gǔ ]
同“额骨”。《汉书·武五子传赞》“头卢相属於道” 唐 颜师古 注:“卢,頟骨也。”
胛骨 [ jiǎ gǔ ]
即肩胛骨。人体胸背部最上部外侧的骨头,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
皮包骨 [ pí bāo gǔ ]
形容极端消瘦。也说皮包骨头。
骨粉 [ gǔ fěn ]
[释义](名)用动物的骨头磨成的粉,含磷和钙,可做饲料或肥料。做肥料用的也叫骨肥。 [构成]偏正式:骨(粉 [例句]…
连皮带骨 [ lián pí dài gǔ ]
连皮肤及骨头一起。比喻全部。
贼头鼠脑 [ zéi tóu shǔ nǎo ]
贼头鼠脑(賊頭鼠腦)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西游记》第三一回:“ 八戒 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
腿骨 [ tuǐ gǔ ]
通指大、小腿的骨头。如:「他出了车祸,腿骨被撞断了,只好住院疗养。」
躯干骨 [ qū gàn gǔ ]
由椎骨、肋骨和胸骨互相连接成可活动的脊柱和骨性胸廓。作用是支持头部,保护脊髓和胸腹腔内的内脏器官。
怨入骨髓 [ yuàn rù gǔ suǐ ]
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骨战 [ gǔ zhàn ]
骨头发抖。形容内心惊恐之极。
外翻 [ wài fān ]
外翻 wài fān 趾向足的外侧过度偏斜。此病有遗传因素,但是尖头鞋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常伴有第一骨…
额骨 [ é gǔ ]
颅前上部的一对膜化骨,前方紧接着顶骨,在人类头上联合成单个骨,它形成额和眶的上部
剔肤见骨 [ tī fū jiàn gǔ ]
剔: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肤:肌肤。把肉剔下来,一直剔到了骨头。比喻对事物分析和解剖得非常深刻、彻底。
敲骨取髓 [ qiāo gǔ qǔ suǐ ]
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
【词语拼音】zéi gú tou
【词语解释】◎ 贼骨头 zéigǔtou[thief]〈方〉∶小偷;坏蛋不要便宜了那贼骨头详细解释(1).贼的骨头。谓贼性入骨。(2).指小偷。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只可惜 顺姑 竟会相信那样的贼骨头的诳话,白送了性命。” 丁玲 《一天》:“这小子一定是贼骨头,你看他那双亮的眼睛!”(3).詈词。用以斥责犯人。《水浒传》第四十回:“胡説!这贼骨头,不打如何肯招!左右,与我加力打这厮。” 明 许三阶 《节侠记·计谄》:“ 裴伷 先违犯圣上,伤触我们,前日决杖一百,流放 岭 南。谁想这贼骨头打又打他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