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核 [ jiǎng hé ]
讲习研核。 明 宋濂 《郑景彝传》:“讲覈既久,精神发舒,大肆其力於古文辞。”
覈叙 [ hé xù ]
核实叙录。《清史稿·礼志九》:“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
锲覈 [ qiè hé ]
严峻苛刻。《明史·黄道周传》:“上急催科,则下急贿赂;上乐鍥覈,则下乐巉险。”
博核 [ bó hé ]
广泛地查考。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作诗亦须识字…… 唐 人不寻出处,不夸字学,而犯此者百无一二。 宋 人…
核举 [ hé jǔ ]
审核荐举。《后汉书·卢植传》:“用良者,宜使州郡覈举贤良,随方委用,责求选举。”
讲覈 [ jiǎng hé ]
讲习研核。 明 宋濂 《郑景彝传》:“讲覈既久,精神发舒,大肆其力於古文辞。”
披覈 [ pī hé ]
披阅考校。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生》:“凡馆书稿本,披覈辨析,苦往復之烦。”
覈举 [ hé jǔ ]
审核荐举。《后汉书·卢植传》:“用良者,宜使州郡覈举贤良,随方委用,责求选举。”
核理 [ hé lǐ ]
(一)、切合事理。《韩非子·扬权》:“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覈理而普至。”(二)、审理。
丝牦 [ sī máo ]
犹毫厘。形容微细。氂,通“釐”。《三国志·吴志·华覈传》:“毖挹清露,沐浴凯风,效无丝氂,负闕山崇。”
简核 [ jiǎn hé ]
亦作“ 简覈 ”。 1.核实;审核。《书·吕刑》“五刑不简” 孔 传:“不简核,谓不应五刑。”《后汉书·王堂传》:“…
明覈 [ míng hé ]
1.明白真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縟为巧;事以明覈为美,不以深隐为奇。”2.…
覈问 [ hé wèn ]
查问。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许允 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 遣虎賁收之……既至,帝覈问之。”《续…
筹拨 [ chóu bō ]
筹措拨付。《清会典事例·户部·直省办运铜铅锡限期》:“覈计所领高低铜数,於一月限内筹拨。”
惨礉 [ cǎn hé ]
亦作“ 惨覈 ”。残酷峻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韩子 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裴駰 集解…
量覈 [ liàng hé ]
犹言考订查核。南朝 梁 刘孝绰《<昭明太子集>序》:“量覈然否,剖析同异,察言抗论,穷理尽微。”
丝氂 [ sī máo ]
犹毫厘。形容微细。氂,通“釐”。《三国志·吴志·华覈传》:“毖挹清露,沐浴凯风,效无丝氂,负闕山崇。”
徵言 [ zhēng yán ]
验证言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将覈其论,必徵言焉。”《梁书·沉约传》:“徒徵言於石椁,遂延灾于金缕。…
俗疑 [ sú yí ]
世俗人的疑惑。 汉 徐干 《中论·覈辩》:“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
论覈 [ lùn hé ]
研究考核。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即博洽之流,勤於论覈,而疑似之迹,未易精详。”
考徵 [ kǎo zhǐ ]
考求。明 方孝孺《茹荼斋记》:“游行四方,考徵生民之利害,揣度风俗之盛衰,综覈古今治乱之由。”
核究 [ hé jiū ]
犹查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李 亦学问,但不测彼之深浅,乍闻无以覈究。”一本作“覆究”。
忡怅 [ chōng chàng ]
忧伤惆怅。《三国志·吴志·华覈传》:“失委附之土,弃贡献之国……臣不胜忡悵之情,谨拜表以闻。”
品覈 [ pǐn hé ]
评论;品评。《后汉书·党锢传序》:“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於斯行矣。”宋 欧阳修《国…
句计 [ jù jì ]
查考计算。《新五代史·杂传·刘昫》:“ 昫 性察,而嫉三司蠧敝尤甚,乃句计文簿,覈其虚实,残租积负,悉蠲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