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施 [ lì shī ]
(一)、谓施展势力。《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君相 秦 ,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利施 三川 ,以实 宜阳…
群望 [ qún wàng ]
受祭于天子、诸侯的山川星辰。望,谓不能亲到,望而遥祭。《左传·昭公十三年》:“初,共王 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
魏国山河 [ wèi guó shān hé ]
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
禁法 [ jìn fǎ ]
(1).犹禁令,禁条。《后汉书·循吏传·童恢》:“吏人有犯违禁法,輒随方晓示。”《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
天弓 [ tiān gōng ]
(1).星名。又称弧矢。《晋书·天文志上》:“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於狼。”(2).虹的别称。以其…
王子表 [ wáng zǐ biǎo ]
《汉书》有《王子侯表》。借指记载帝王宗室之史册。唐 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二:“发挥《王子表》,不愧史臣词。”仇兆鳌…
布冠 [ bù guān ]
白布制的冠。《战国策·秦策五》:“ 梁 君伐 楚 胜 齐 ,制 韩 赵 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於 孟 津 。后子死…
袖椎 [ xiù zhuī ]
亦作“袖鎚”。袖中暗藏铁椎。魏安禧王 二十年,秦 围 赵,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鄙 按兵不动。魏 公子 信陵君 …
二千石 [ èr qiān dàn ]
汉 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 阴安侯 列侯 …
朝议 [ cháo yì ]
(一)、谓在朝中议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 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清 恽敬《上…
遐瞩 [ xiá zhǔ ]
远眺,远望。 唐 赵冬曦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方曙躋南楼,凭轩肆遐瞩。” 明 袁宗道 《大别山记》:“ 晴川阁…
凤池山 [ fèng chí shān ]
山名。在今 福建省 闽侯县 昇山 西。《福州府志·山川一》:“凤池山 在(侯官)昇山 西。《名胜志》:‘山椒有池三、…
蓼萧 [ liǎo xiāo ]
《诗·小雅·蓼萧序》:“《蓼萧》,泽及四海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国景子 相 齐侯 ,赋《蓼萧》。” 杜预…
三影郎中 [ sān yǐng láng zhōng ]
宋张先,号张三影。以其曾官郎中,故称“三影郎中”。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王威宁诗》:“予改官翰林侍讲时,淄川唐…
侯赢 [ hóu yíng ]
一称侯生,战国魏隐士。家贫,年七十,为大梁夷门监者。信陵君遗以厚币,不受。信陵君置酒大会宾客,亲乘车从骑往迎赢,引之…
弃繻关 [ qì rú guān ]
汉 终军 入 潼关,弃繻,后因以“弃繻关”指 潼关。宋 司马光《送何济川知汉州》诗之一:“復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出地 [ chū dì ]
指被侵夺的土地。《战国策·魏策三》:“初时 惠王 伐 赵 ,战胜乎 三梁 ,十万之军拔 邯郸 , 赵氏 不割,而 邯…
分器 [ fēn qì ]
(一)、古代天子把宗庙所藏的宝器分与诸侯和宗室为世守之物,谓之“分器”。亦指分得的宝器等。《左传·定公九年》“得宝玉…
鼂错 [ cháo cuò ]
人名。(公元前200~前154)西汉颍川人。学申、商刑名。文帝时,奉命受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时号智囊。景帝时迁…
壁门 [ bì mén ]
军营的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 乃传言开壁门。”《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二年》:“夜半,忽传呼壁外云:‘北…
一代大商孟洛川 [ yī dài dà shāng mèng luò chuān ]
《一代大商孟洛川》是一部商业题材的历史剧,讲述了清末民初,主人公孟洛川18岁起继承祖业“瑞蚨祥&rdqu…
白起 [ bái qǐ ]
人名。(?~公元前 257)郿人。战国时秦之名将,事昭王,因功封为武安君。长平之战,坑杀赵降卒四十万,后与应侯范雎有…
钜鹿之战 [ jù lù zhī zhàn ]
秦朝末年,起义群雄击溃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秦将章邯率兵攻赵,以重兵围钜鹿(今河北平乡县…
洹水 [ huán shuǐ ]
(一)、水名。又名 安阳河,在 河南省 北部。源出 林县,流经 安阳市 至 内黄县,入 卫河。战国 时 苏秦 说 赵…
鸱峙 [ chī zhì ]
谓气势威猛,相持对立。《晋书·吕光载记》:“ 乾归 狼子野心,前后反覆,朕方东清 秦 赵 ,勒铭 会稽 ,岂令竖子鴟…
【词语拼音】hóu zhào chuān
【词语解释】地名。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一名侯兆川。有关重山,四障险隘天成。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卫辉府·辉县》:「侯赵川,在县西北三十里。按彰德府汤阴县界,四面皆山,中甚平旷,即苏门之北麓,本无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