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剧 [ bái jù ]
我国少数民族白族的一个剧种。《人民日报》1975.6.15:“﹝白剧﹞是在白族的‘吹吹腔’和‘大本曲’(曲艺形式)的…
不变的你就好 [ bù biàn de nǐ jiù hǎo ]
不变的你就好(そのままの君でいて)是日本1996年东京放送(TBS)电视剧《回来的第二次机会》插曲,演唱者为日本20…
天籁集 [ tiān lài jí ]
词集。元代白朴作。二卷。收词一百零四首。有的版本附《摭遗》,辑有作者的散曲。
南歌子 [ nán gē zǐ ]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单调、双调。单调二十三字,平韵,又名《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双调五十二字,又…
春莺啭 [ chūn yīng zhuàn ]
唐代舞蹈。唐高宗李治晨听莺鸣,令宫廷音乐家白明达作曲,依曲编舞。是柔曼的女子歌舞。曾东传日本及朝鲜半岛。至今仍保存日…
同工异曲 [ tóng gōng yì qǔ ]
tóng gōng yì qǔ 同工异曲(同工異曲) ◎ 同工异曲 tónggōng-yì…
操袂 [ cāo mèi ]
《礼记·曲礼上》:“献民虏者操右袂。”本谓献俘时持其右袂以防异心。后用以指献捷。
女麴 [ nǚ qū ]
酒曲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女曲》﹝集解﹞引 苏恭 曰:“女麴,完小麦为饭,和成罨之,待上黄衣,取晒。”…
踏莎行 [ tà suō xíng ]
(1).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添字名《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
古刻 [ gǔ kè ]
指古碑或其拓本。 元 鲜于枢 《王大令保母帖》诗之三:“临摹旧説 范 新妇,古刻今看 李意如 。” 元 冯子振 《鹦…
刌度 [ cǔn dù ]
谓使乐曲处处中节合律。语本《汉书·元帝纪赞》:“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朱祖谋《望江南》词:“翻谱《竹…
地久 [ dì jiǔ ]
日本舞乐的曲名,一名《圆地乐》,是高丽双调之准大曲。源自渤海乐,属右方(源于三韩、渤海之乐舞称右方)新乐;也有源自伎…
开场白 [ kāi chǎng bái ]
戏曲或某些文艺演出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
委骳 [ wěi bèi ]
犹骫骳。本谓骨弯曲,引申为志不申貌。 宋 沉辽 《杂诗》之三:“ 屈平 作《天问》,委骳穷不悔。”
占花魁 [ zhàn huā kuí ]
原名卖油郎独占花魁,载于《醒世恒言》,后经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李玉改为剧本演出。
叙事曲 [ xù shì qǔ ]
本指诗人吟唱的一种歌曲,常伴以舞蹈。后演变为以钢琴伴奏的叙事性独唱曲。内容常富有叙事性、戏剧性,有的取材于文学作品或…
莫札特(wolfgang [ mò zhá tè ]
人名。(公元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四岁习琴,五岁即能作曲,六岁开始旅行演奏,被誉为「音乐神童」。音乐风格…
杨柳枝 [ yáng liǔ zhī ]
(一)、乐府近代曲名。本为汉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唐易名《杨柳枝》,开元时已入教坊曲。至白居易依旧曲作辞,翻为新…
腰腿功 [ yāo tuǐ gōng ]
戏曲演员的基本武功。如:他六十多岁了,还登台表演,没有扎实的腰腿功是不行的。
腔板 [ qiāng bǎn ]
(1).乐曲的调子和节拍。 清 李渔 《闲情偶记·演习·选剧》:“故开手学戏,必宗古本,而古本又必从《琵琶》、《荆釵…
褶曲 [ zhě qǔ ]
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
天仙子 [ tiān xiān zǐ ]
(一)、词牌名。来自 西域,本名《万斯年》,属 龟兹 部舞曲,后用为词牌。因 皇甫松 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
南西厢 [ nán xī xiāng ]
以南曲演唱《西厢记》故事的南戏或传奇剧本的通称。系据 王实甫 北曲《西厢记》翻变而成,情节基本相同,有 宋 元 南戏…
河南疃 [ hé nán tuǎn ]
简介河南疃,本地人叫,以前也写河南町,位于位于河北省曲周县北部,距县城18千米。
八路军军歌 [ bā lù jūn jūn gē ]
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表现八路军为拯救民族危亡,坚决开赴前线,奋勇抗…
【词语拼音】qū běn
【词语解释】唱本;戏曲作品。《水浒传》第二一回:“我常时见这婆娘看些曲本,颇识几字,若是被他拿了,倒是利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钱塘 洪昉思 昇 ,相国 黄文僖公 机 之女孙壻也。人但知其《长生》曲本,与《牡丹亭》并传,而不知其诗才在 汤若士 之上。” 夏曾佑 《小说原理》:“曲本、弹词之类,亦摄於小説之中,其实与小説之渊源甚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