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若催枯 [ shì ruò cuī kū ]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搜索空腹 [ sōu suǒ kōng fù ]
释义 义参「搜索枯肠」。见「搜索枯肠」条。
焦墨 [ jiāo mò ]
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振槁 [ zhèn gǎo ]
(一)、击落枯叶。喻事极易成。(二)、使枯树复苏。
断葘 [ duàn zī ]
亦作“断菑”。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
枯榆 [ kū yú ]
(一)、木名。(二)、枯老的榆树。(三)、干枯的榆荚。
形如枯槁 [ xíng rú kū gǎo ]
枯槁,草木枯萎。形为面容。形容面容憔悴,瘦瘠。
枯耘 [ kū yún ]
草率耘锄。《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
焦卷 [ jiāo juàn ]
(一)、枯萎,卷缩。(二)、指枯萎的庄稼、草木。
水枯石烂 [ shuǐ kū shí làn ]
水枯石烂(水枯石爛) 极言历时长久。 郭沫若 《女神·湘累》:“爱人呀,还不回来呀!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
鞠通 [ jū tōng ]
虫名。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鹤衔书》:“《贾子説林》载,琴中緑色蛀虫名‘鞠通’。喜食枯桐与古墨。琴有鞠通,能令絃…
枯绌 [ kū chù ]
不足,不够:支枯绌(款项不够分配)。左支右枯绌。
枯丛 [ kū cóng ]
枯萎的丛生植物。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堦傍犹见旧枯丛,根底青芽叹催促。”
枯乾 [ kū qián ]
(一)、枯竭;枯萎。元 吴莱《小园见园丁缚花》诗:“皮肤早蝎蚀,骨髓愳枯乾。”老舍《骆驼祥子》四:“河岸北的麦子已吐…
枯藤杖 [ kū téng zhàng ]
用老藤制的手杖。亦泛指手杖。 元 虞集 《某与胡伯友书问疏阔稍久赋寄此诗》:“不知宜著枯藤杖,采采芙蓉涉远洲。”
石烂海枯 [ shí làn hǎi kū ]
石烂海枯(石爛海枯) 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清 王维城 《新乐府》之二:“报施适当非为过,虎头蛇尾事可…
枯树逢春 [ kū shù féng chūn ]
枯树逢春(枯樹逢春) 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
枯朽之余 [ kū xiǔ zhī yú ]
枯朽之余(枯朽之餘) 谓衰病残年。 宋 苏轼 《代滕甫辩谤乞郡书》:“异日復得以枯朽之餘,仰瞻天日之表”
枯城 [ kū chéng ]
犹空城。指古城遗址。 汉 扬雄 《太玄·差》:“过其枯城,或蘖青青。” 范望 注:“枯,虚也。枯城,谓故都也。” 唐…
委黄 [ wěi huáng ]
枯黄。
衰条 [ shuāi tiáo ]
枯枝。
槁窳 [ gǎo yǔ ]
枯衰。
干萎 [ gàn wěi ]
枯萎。
菸萎 [ yān wěi ]
枯萎。
朽苇 [ xiǔ wěi ]
枯苇。
【词语拼音】jí kū
【词语解释】谓遭到冷遇。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洪文襄公》:“自国初 洪文襄公 入相后,公以 南安 籍,专拜 泉 馆同乡,而 漳 馆人遂不通謁。彼时 泉 馆人,无论京宦公车,无不所求輒遂,攸往咸宜,而 漳 馆大有集枯之感。”参见“ 集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