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灯 [ shān dēng ]
(1).山中的灯火。 唐 贾岛 《宿悬泉驿》诗:“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2).元宵节夜扎制成山形的彩灯。 宋 …
毛发悚然 [ máo fà sǒng rán ]
毛发悚然(毛髮悚然) 亦作“ 毛髮耸然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三国演义》第八九回:“ 朵思 见之,毛髮耸然…
津隘 [ jīn ài ]
关津要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上戴山阜,下临絶涧,俗谓之为 鲁般桥 ,盖通古之津隘矣。”
鳌戴 [ áo dài ]
神话传说谓 渤海 之东有大壑,其下无底,中有五座仙山,常随潮波上下漂流。天帝恐五山流于西极,失群仙之居,乃使十五巨鳌…
桂竹 [ guì zhú ]
竹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五十里,曰 云山 ,无草木。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 晋 戴凯之 《竹谱》:“桂…
三山 [ sān shān ]
(一)、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 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则…
骚人词客 [ sāo rén cí kè ]
骚人词客(騷人詞客) 同“ 骚人墨客 ”。 清 戴名世 《<巢青阁集>序》:“ 永嘉 山水,秀絶寰区,曩者亦骚人词客…
般肠 [ bān cháng ]
竹名。 晋 戴凯之 《竹谱》:“般肠,实中,与笆相类,於用寡宜,为笋殊味。”自注:“般肠竹,生 东郡 缘海诸山中,其…
乱山 [ luàn shān ]
高低不齐之山也。唐、储嗣宗〈小楼〉诗:「松杉风外乱山青,曲几焚香对石屏。」;唐、姚揆〈村行〉诗:「乱山啼蜀魂,孤棹宿…
孔广森 [ kǒng guǎng sēn ]
人名。(公元1752~1786)字众仲,一字撝约,号巽轩,清山东曲阜人。乾隆进士,官检讨,孔子第六十八代孙。孔广森少…
椶冠 [ zōng guān ]
棕制的帽子。《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閲十年退居 白鹿山,戴椶冠,披羊裘,带经耕烟雨间,啸歌自乐,因自号 …
鼍梁 [ tuó liáng ]
即鼋梁。唐 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驾鼉梁於圣海,秦皇 息鞭石之威;泛鼇钓於仙洲,愚叟 罢移山之力。”清 顾炎武…
剡溪船 [ shàn xī chuán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 居 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招…
黄冠 [ huáng guān ]
黄色的冠帽,多为道士戴用用以指代道人入华山为黄冠。—— 明· 顾炎武《复庵记》…
残虹 [ cán hóng ]
未消尽的彩虹。 唐 杜审言 《度石门山》诗:“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 唐 马戴 《鹳雀楼晴望》诗:“鸟道残虹挂,…
扁舟乘兴 [ piān zhōu chéng xìng ]
晋王徽之居山阴,雪夜念及好友戴逵,即乘小船去剡溪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田歌 [ tián gē ]
农歌。 唐 温庭筠 《寄河南杜少府》诗:“夕阳亭畔山如画,应念田歌正寂寥。” 宋 苏轼 《次韵王晋卿和烟江迭嶂图》:…
金华洞 [ jīn huá dòng ]
胜迹名。道书称三十六洞天之一,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北 金华山 下。《云笈七籤》卷二七:“第三十六 金华山 洞,周迴五…
秋角 [ qiū jiǎo ]
秋日的号角声。 唐 郑巢 《送魏校书赴夏口从事》诗:“夜灯分 楚 塞,秋角满 湘 楼。” 唐 马戴 《汧上劝旧友》诗…
黄鹄山 [ huáng hú shān ]
即 湖北省 武汉市 蛇山。又名 黄鹤山。西北二里有 黄鹄矶。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鹄过此,有 黄鹤楼 在其上。北魏 郦…
鼈珠 [ biē zhū ]
《吕氏春秋·本味》:“醴水 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陈奇猷 校释:“皮有珠文。”《山海经·东山经》引作“﹝…
岭阴 [ lǐng yīn ]
山的北面。 唐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诗:“岭阴无瘴癘,地隙有兰蓀。”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岭阴…
玉女披衣 [ yù nǚ pī yī ]
自然景观名。在今江西萍乡市芦溪镇郊外。指雨前山石间涌现的云雾奇景。唐段成式《苦雨》逸句:“不愿石郎戴笠,难甘玉女披衣…
连六鼇 [ lián liù áo ]
亦作“连六鰲”。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雪晴 [ xuě qíng ]
雪止天晴。 唐 戴叔伦 《转应词》:“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宋 陆游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一:“雪晴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