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方 [ bào fāng ]
(1922- )电影演员、导演。安徽歙县人。广西大学法律系毕业。1948年在香港从影,先后在《一年之计》、《新寡》、…
五种色法 [ wǔ zhǒng sè fǎ ]
五种色法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色即质碍之义。
打对子 [ dǎ duì zǐ ]
戏曲武打或武术表演中的二人徒手或使用兵器对打。每一套都有一定的章法。亦以指武术表演。
跷工 [ qiāo gōng ]
亦作“蹻工”。戏曲、舞蹈演员踩着高跷训练步法的基本功。
唐槐秋 [ táng huái qiū ]
(1898-1954)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湖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
验算 [ yàn suàn ]
算题算好以后,再用另外的方法演算一遍,检验已得出的运算结果是否正确。验算多用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
解法 [ xiè fǎ ]
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问题的方法[对问题的]解答方法;通过数学演算或其他类似的推理而得出答案对一步象棋的解法
莫里哀(moliere) [ mò lǐ āi ]
人名。(公元1622~1673)法国剧作家,长于喜剧创作,尤善于人物性格的描写。曾率领伶人在各地巡回演出,后得法王路…
可计算性 [ kě jì suàn xìng ]
一种用以决定一运算操作是否有效或可信程度之演算法。例如一函数若具可计算性,其充要条件是给定一函数之定义域的元素,有一…
杂技 [ zá jì ]
指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等技艺在杂技场表演杂技
饱读 [ bǎo dú ]
过分充足地阅读汝自幼饱读诗书,熟谙战法。——《三国演义》
生公四轮 [ shēng gōng sì lún ]
生公四轮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生公者。即罗什法师之弟子也。
板钓 [ bǎn diào ]
传统钓法的一种,多半用于江南地带的渔村,渔民的一种自创钓法,由生活中的捕鼠方法演化而来,具体发明人不详。
韩世昌 [ hán shì chāng ]
(1897-1977)北昆演员。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十二岁在昆弋班学艺,先习弋腔武生,后习昆旦。吸取弋腔、梆子腔…
演绎 [ yǎn yì ]
(一)、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三段论就是演绎的一种形式(跟“归纳”相对)。(二)、铺陈;…
毫不怯场 [ háo bù qiè chǎng ]
指不害怕人多的场面敢于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或者登台表演之类的。
制法 [ zhì fǎ ]
谓制定法度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获麟。」注:「演孔图中,有作图制法之状。」;汉、桓宽《盐铁论·刑德》:「王者…
狮弦 [ shī xián ]
犹法音。演说佛法之音。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四出:“欲渡苦无舟,彼岸堪登否?谁把毒龙收,共听狮弦奏。”参见“ 狮…
测验 [ cè yàn ]
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考查经过测验的最适合这些角色的演员
傍白 [ bàng bái ]
戏剧艺术表演方法之一。角色背着同台其他剧中人而对观众直接说的话。
江湖艺人 [ jiāng hú yì rén ]
中世纪欧洲流浪艺人,受人雇用,表演吟唱、讲故事、舞蹈、变戏法和哑剧等艺术。
做戏文 [ zuò xì wén ]
演戏。鲁迅《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赛会做戏文,香市看娇娇,正是‘古已有之’的把戏。”
经法 [ jīng fǎ ]
经书的义理。唐.韩愈〈送殷员外序〉:「又选学有经法,通知时事者一人,与之为贰。」《西游记.第三六回》:「须曾讲过儒书…
巴斯卡加法器 [ bā sī kǎ jiā fǎ qì ]
公元一六四二年法国数学家巴斯卡(Pascal)发明的计算器,是人类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工具。利用特殊齿轮设计,以推动执行…
掷铙钹 [ zhì náo bó ]
闽南宗教民俗“做功德”过程的“普施”法事活动中的一项带有杂技性质的表演项目。
【词语拼音】yǎn fǎ
【词语解释】(1).宣讲教义。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亦犹文士製碑,序终而续以铭曰;释氏演法,义尽而宣以偈言。” 唐 李深 《游烂柯山》诗之四:“安禪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明 单本 《蕉帕记·揭果》:“那日演法之时,天曹便欲诛戮。又亏 长春子 求饶,留汝性命。”(2).谓传布教义的方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一教,较浮屠、天方尤为诞罔……其演法则有‘跳布札’、‘放乌’、‘卜藏’诸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