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教 [ fāng jiào ]
佛教语。方广之教。 南朝 宋 颜延之 《释<达性论>》:“虽情在序别,自不患乱伦。若能两籍方教,俱举达义,节彼离文,…
节人 [ jié rén ]
(1).谓约束人的行为,使遵礼而行。《史记·滑稽列传》:“ 孔子 曰:‘六蓺於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
隆异 [ lóng yì ]
优厚异常。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寻达上听,翊日召入 宜春院 ,宠泽隆异,宫中号记曲娘子,寻为才人。”
公子欣时 [ gōng zǐ xīn shí ]
春秋、曹人。宣公庶子,字子臧。负刍杀太子而自立,诸侯执负刍于京师,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圣达节,次守节,下…
王节 [ wáng jié ]
(1).帝王之符信,传达王命的凭证。语本《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 郑玄 注:“王有命…
毛竹 [ máo zhú ]
竹的一种,又叫南竹。通常高达二三丈,节间的距离较短。它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来制造器物
疏节 [ shū jié ]
(1).简略的礼节。《礼记·玉藻》:“亲癠,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 孔颖达 疏:“今亲病唯色容不充盛而已,不能…
逾节 [ yú jié ]
(一)、亦作“踰节”。超越一定的规则、分寸。《礼记·曲礼上》:“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孔颖达 疏:“礼不踰越节…
谈年 [ tán nián ]
谈论年成。南朝 宋 颜延之《重释何衡阳书》:“田家节隙,野老为儔,言止穀稼,务尽耕牧,谈年计耦,无闻达义。”
空调 [ kōng diào,kōng tiáo ]
[ kōng diào ](一)、〈动〉从空中调动。(二)、〈名〉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论调。[ kōng tiáo ](…
六节 [ liù jié ]
(一)、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
骤谏 [ zhòu jiàn ]
屡次进谏。《左传·宣公元年》:“晋侯 侈,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于 楚。”《史记·赵世家》:“灵公 立十四…
抑制栽培 [ yì zhì zāi péi ]
利用人工来延迟园艺作物成熟期的栽培方法。可用以调节农作物的供应时期,以达到产销平衡等目的。
教我如何不想她 [ jiào wǒ rú hé bù xiǎng tā ]
诗歌。刘半农作。1923年发表。全诗四节,每节开头采用比兴手法,借景传达出身处异国他乡的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形象生…
故事影片 [ gù shì yǐng piān ]
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演员扮演的影片。取材包括现实生活、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等。故事片经过艺术的提炼,运用独特的蒙太奇…
夏至 [ xià zhì ]
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
砥砺名节 [ dǐ lì míng jié ]
砥砺名节(砥礪名節) 砥砺磨练,立名立节。《晋书·夏侯湛传》:“论者谓 湛 虽生不砥礪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
肱肌 [ gōng jī ]
解剖学名词。位于肱二头肌之下,肱骨远位端前面为始点,尺骨粗面为终点。位于上臂骨前侧,较肱二头肌深层,自肱骨体经过肘关…
祢刺 [ mí cì ]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禰衡 ]始达 潁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后因以“禰刺”谓士人…
金节 [ jīn jié ]
(1).诸侯使臣的符节。《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 汉…
低空通场 [ dī kōng tōng chǎng ]
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从机场跑道上空飞过或是从观礼台前方上空飞过,是飞机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礼节。
赴节 [ fù jié ]
(一)、应和着节拍。汉 王粲《七释》:“邪睨鼓下,伉音赴节。”晋 陆机《文赋》:“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
水库 [ shuǐ kù ]
多指在河流、沟谷中筑坝拦水形成的人工湖。可拦洪蓄水,调节河水流量,达到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养鱼等多种目的。
达人中介 [ dá rén zhōng jiè ]
达人中介 -介绍 达人中介是指介绍“草根达人”参加电视台节目的中间人。他们嗅觉敏锐,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备受“草根…
蹉路 [ cuō lù ]
犹失路。《五灯会元·金山颖禅师法嗣·节使李端愿居士》:“公( 李端愿 )曰:‘祇知贪程,不觉蹉路。’ 观 (僧 达观…
【词语拼音】dá jié
【词语解释】(一)、谓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杨伯峻 注:“最高道德为能进能退,能上能下,而俱合于节义。”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论》:“夫能与造化推移,而不以哀乐为心者,达节之人也。”唐 韩愈《通解》:“今之人以一善为行,而耻为之,慕达节而称夫通才者多矣。”
(二)、明达世情;识时务。《魏书·阳尼传》:“体源究道,归圣哲兮。随化委遇,能达节兮。”元 范梈《散步还南轩》诗:“嵇康 本达节,竟受薄俗嗤。”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自古识时达节之士,功名而外无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