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沙 [ gōng shā ]
复姓。 三国 时 魏 有 公沙卢 。见《三国志·魏志·王脩传》。英文翻译1.a surname
登徦 [ dēng jiǎ ]
同“ 登假 ”。《隶释·汉西岳华山庙碑》:“ 孝武皇帝 脩封禪之礼,思登徦之道。”
晖光日新 [ huī guāng rì xīn ]
晖光日新(暉光日新) 《易·繫辞上》:“日新之谓盛德。”《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孟子·尽心下》…
不式 [ bù shì ]
同“不軾”。《韩诗外传》卷一:“荆 伐 陈,陈 西门坏,因其降民使脩之,孔子 过而不式。”
贺问 [ hè wèn ]
祝贺与省问。借指应酬交往。《后汉书·周燮传》:“不读非圣之书,不脩贺问之好。”
内尚书 [ nèi shàng shū ]
唐 五代 宫中女官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统称“六尚书”。因在宫内供职,故称内尚书。
采芹于泮 [ cǎi qín yú pàn ]
指入学,或指考中秀才成了县学生员。毛诗序:“〈泮水〉,颂僖公能脩泮宫也。
余産 [ yú chǎn ]
积蓄财富。《后汉书·崔瑗传》:“ 瑗 爱士,好宾客,盛脩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餘产。”
束修 [ shù xiū ]
“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
脩促 [ xiū cù ]
犹言长短。《新唐书·吕才传》:“官爵富贵,葬可致也;年寿脩促,子姓蕃衍,葬可招也。”
忽慢 [ hū màn ]
犹轻慢。《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若忽慢使臣,是卑 燕 也,岂脩好之义乎!”
鸿姱 [ hóng kuā ]
大而美。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引员吭之纤婉,顿脩趾之鸿姱。”鸿,一本作“ 洪 ”。
五尚 [ wǔ shàng ]
指掌管帝王衣食起居的五种官职。一般以宦官充任。即尚食、尚冠、尚帐、尚衣、尚席。《汉书·惠帝纪》“宦官尚食比郎中” 颜…
食鸡肋 [ shí jī lèi ]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 因险拒守”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
乾修 [ gān xiū ]
亦作“ 乾脩 ”。干薪。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甚至荐託愈多无从位置,推而却之恐碍情面,乃提送乾修。”《二…
干修 [ gàn xiū ]
亦作“乾脩”。干薪。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甚至荐託愈多无从位置,推而却之恐碍情面,乃提送乾修。”《二十年目睹…
偃兵脩文 [ yǎn bīng xiū wén ]
同“偃武修文”。《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脩文,羣帅反旅。”
熏修 [ xūn xiū ]
(一)、亦作“熏脩”。佛教语。谓净心修行。(二)、薰修:佛教语。谓焚香礼佛,修养身心。
防察 [ fáng chá ]
监察禁止;伺察防备。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平叔 请限商人盐纳官后,不得輙於诸军诸使觅职……请令所在官吏严加防…
谦慤 [ qiān què ]
谦虚谨慎。《后汉书·桓谭传》:“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慤,此脩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修闾氏 [ xiū lǘ shì ]
(一)、同“脩闾氏”。(二)、周代掌管王城里门的官员。主管宿卫﹑击更﹑追捕盗贼等事。
简愿 [ jiǎn yuàn ]
犹朴实。 唐 李虞仲 《授王政雅等兵部郎中制》:“尔等皆以简愿端明,脩词践行。”
乡谒 [ xiāng yè ]
谓回乡拜见父老长辈。 南朝 梁 沉约 《却东西门行》:“脩服悵边覊,瞻途眇乡謁。”
顺祀 [ shùn sì ]
谓顺昭穆次序而祭祀。《左传·定公八年》:“冬十月,顺祀先公而祈焉。”杜预 注:“将作大事,欲以顺祀取媚。”《史记·周…
罢社 [ bà shè ]
停止社祭。《三国志·魏志·王脩传》:“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 脩 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