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真 [ lián zhēn ]
连写的真书(楷书),即行书。
素牍 [ sù dú ]
犹素书。指书札。亦指书籍。
唸书 [ niàn shū ]
诵念书籍。泛指读书。如:「他把念书当作娱乐。」也作「念书」。
插架万轴 [ chā jià wàn zhóu ]
插架:将藏书安放在书架上。轴:古代书卷中的杆,借指书籍。形容藏书丰富。
嗜书 [ shì shū ]
(一)、爱好读书;喜爱书籍。(二)、喜爱书法和书法作品。
书函 [ shū hán ]
[释义](1) (名)书套。 (2) (名)书信。 [构成]并列式:书+函 [例句]书函往来。(作主语)近义词书柬、…
尽信书 [ jǐn xìn shū ]
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诏黄 [ zhào huáng ]
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楷隶 [ kǎi lì ]
(一)、指隶书。(二)、楷书与隶书。
素卷 [ sù juàn ]
书卷;书籍。
缃帖 [ xiāng tiē ]
书卷;书籍。
简籍 [ jiǎn jí ]
文书;书籍。
卷帙浩繁 [ juàn zhì hào fán ]
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书人 [ shū rén ]
(一)、善书者;书法家。(二)、写书之人,作者。
缃帙 [ xiāng zhì ]
浅黄色书套。亦泛指书籍、书卷。
书迷 [ shū mí ]
◎ 书迷 shūmí[bibliolatry] 爱看书、爱买书的人
缃简 [ xiāng jiǎn ]
书简;书籍。古人书写用缃素,故称。
书库 [ shū kù ]
图书馆或书店存放书刊的房屋。
书香 [ shū xiāng ]
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书香门第。书香子弟。世代书香。
行分 [ xíng fēn ]
分书而稍带行书体势的书体。
嗣德 [ sì dé ]
继承美德。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足下年尚彊,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书口 [ shū kǒu ]
书籍上跟书脊相对的一边,线装书在这里标注书名、页数等。
左史右经 [ zuǒ shǐ yòu jīng ]
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简墨 [ jiǎn mò ]
指文书;书简。
诵书 [ sòng shū ]
读书或背书。
【词语拼音】wěi shū
【词语解释】(一)、伪造的文书、信件。《史记·封禅书》:“﹝文成将军 少翁 ﹞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於是诛文成将军,隐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赝书》:“钟会 作伪书以赚宝剑。”
(二)、指伪造文书。《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於赂遗也。”
(三)、托名伪造的书籍。唐 刘知几《史通·因习》:“而 扬雄 撰《蜀记》,子贡 著《越絶》,虞 裁《江表传》,蔡 述《后梁史》,考斯众作,咸是伪书,自可类聚相从,合成一部。”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余意欲取此类及纬候等书,《亢仓》、《鶡冠》等子,总为伪书一类,另附四部之末。”章炳麟《文学说例》:“张氏 书证驳多疏繆,尤信伪书,盖 明 世积习尔。”
(四)、僭伪政权的史书。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南方以 晋 家渡 江 后,北间传记,皆名伪书。”参见“伪史”。
(五)、内容虚妄之书。汉 王充《论衡·对作》:“俗传蔽惑,伪书放流,贤通之人,疾之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