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书名 [ dàn shū míng ]
指进士榜上的名字。 唐 宋 科举放榜时用淡墨书写榜文,故称。 宋 王禹偁 《赋得纸送朱严》:“前春悬作牓,应见淡书名…
匣子 [ xiá zi ]
(一)、装东西的较小的方形器具,有盖儿。(二)、驳壳枪。
摽搒 [ biāo péng ]
亦作“ 摽牓 ”。1.摽,通“ 标 ”。标榜,称扬。《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
纯一不杂 [ chún yī bù zá ]
纯:纯粹;一:单一;杂:驳杂,不纯洁。形容纯粹、单一,没有杂质。
虚假论据 [ xū jiǎ lùn jù ]
在证明或反驳中把虚假的判断当作论据的逻辑错误。
庞駮 [ páng bó ]
庞杂,驳杂。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故音庞駮,师法多门。”
长名榜 [ cháng míng bǎng ]
亦作“ 长名牓 ”。 唐 代按资历考绩依次诠补官吏的名单。《新唐书·选举志下》:“ 高宗 总章 二年,司列少常伯 裴…
舌战群儒 [ shé zhàn qún rú ]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款空 [ kuǎn kōng ]
空洞,空疏。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今其持论款空,徒为侈大。”
林缬 [ lín xié ]
指林中斑驳的光影。 元 袁桷 《怀伯生》诗:“春雨消路尘,春风散林纈。”
陆离斑驳 [ lù lí bān bó ]
陆离斑驳(陸離斑駁) 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清 梁廷柟 《曲话》卷三:“惟 尤西堂 《读离骚》不然,不屑屑模文范义,通…
通榜 [ tōng bǎng ]
亦作“ 通牓 ”。 唐 时科举不糊名,由主试者定去取。试前,有预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谓之“通榜”。 五代…
解榜 [ jiě bǎng ]
亦作“ 解牓 ”。 唐 宋 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其夕忽叩试院门,大声曰:‘大尹有帖!…
驳杂 [ bó zá ]
混杂不纯:这篇文章又谈景物,又谈掌故,内容非常驳杂。
五彩斑斓 [ wǔ cǎi bān lán ]
斑斓:颜色驳杂,灿烂多彩。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长牓 [ cháng bǎng ]
亦作“长榜”。即长名榜。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高宗 龙朔 以后,以不堪任职者众,遂出长牓放之冬集。”《太平…
辩斥 [ biàn chì ]
辩驳,驳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离骚》所问,盖 齐 东里社、鬼巫虚谬之谈, 屈子 放逐无…
序衔 [ xù xián ]
旧指在公文上依次具列职衔、姓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权重》:“又命翰林、编修、检讨……等官考驳诸司奏启…
操矛入室 [ cāo máo rù shì ]
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逼逼剥剥 [ bī bī bāo bāo ]
象声词。元本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木鱼乱敲,逼逼剥剥。”参见“逼驳”。
不攻自破 [ bù gōng zì pò ]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造牓天 [ zào bǎng tiān ]
亦作“造榜天”。唐 光启 二年时,对六月酷暑发榜之日的戏称。《新唐书·陆扆传》:“始,其举进士时,方迁幸,而六月牓出…
放榜 [ fàng bǎng ]
亦作“放牓”。考试后公布被录取者名单。唐 李淖《秦中岁时记》:“太和 八年放牓,有无名子作诗曰:‘乞儿还有大适年,二…
体无完肤 [ tǐ wú wán fū ]
(一)、形容浑身受伤。(二)、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得很多。
癣駮 [ xuǎn bó ]
犹斑驳。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駮,名曰六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