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曲 [ gù qǔ ]
古曲;旧时的乐曲。
曲故 [ qǔ gù ]
巧诈。
歌章 [ gē zhāng ]
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张曲江 [ zhāng qǔ jiāng ]
唐 张九龄,韶州 曲江 人,故称“张曲江”。
佛髻 [ fó jì ]
呈盘曲状发髻的美称。相传佛发旋曲为螺形,故称。
拍衮 [ pāi gǔn ]
宋 代大曲有拍与衮,为受胡曲影响的新声。故亦以称当时的流行曲调。
南词 [ nán cí ]
(一)、指南戏、南曲或昆曲。(二)、指弹词一类说唱故事。
曲礼 [ qū lǐ ]
(1).《仪礼》的别名。《仪礼·士冠礼》“仪礼” 唐 贾公彦 疏:“且《仪礼》亦名《曲礼》,故《礼器》云:‘经礼三百…
蛟电 [ jiāo diàn ]
闪电。电光曲折如蛟,故称。
阙里 [ quē lǐ ]
(一)、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二)、借指曲阜孔庙。(三)、借指儒学。
九曲 [ jiǔ qǔ ]
(一)、迂回曲折。(二)、指黄河。因其河道曲折,故称。(三)、指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
回戏 [ huí xì ]
(戏曲)临时因故不能演出。
梅花笛 [ méi huā dí ]
笛子。因笛曲有《梅花落》,故名。
黄冠体 [ huáng guān tǐ ]
曲艺的一种。即道情。源于 唐 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说道教故事。
甘州破 [ gān zhōu pò ]
唐 时 西凉 所进乐曲名。本作《甘州》,因 唐 宋 大曲的第三段称“破”,故名。
蕨拳 [ jué quán ]
指蕨芽。因其端卷曲如拳,故名。
曲几 [ qǔ jǐ ]
曲木几。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故称。
二曲 [ èr qǔ ]
(一)、陕西省周至县(原盩厔县)的别名。盩,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二)、清初学者李颙的别号。
胡吣 [ hú qìn ]
[口]无缘无故或歪曲事实地胡说。
团宴 [ tuán yàn ]
唐 代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於 曲水亭,相聚庆贺,故称。又称曲江宴。
旧邦 [ jiù bāng ]
(一)、历史长久的国家;故国。(二)、故都。(三)、三国魏鼓吹曲名。
蜗书 [ wō shū ]
指古文字。因屈曲如蜗涎痕,故称。
析律舞文 [ xī lǜ wǔ wén ]
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本子曲 [ běn zi qǔ ]
白语称为“本子枯”,“枯”即“曲”。与汉语所说的曲艺的曲含意相同。“本子”含有故事或事件的意思。
踩曲 [ cǎi qǔ ]
亦作“跴麴”。制作酒曲,需用脚踩,故称。